时间: 2025-04-30 15:1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5:36
戚戚复戚戚,空阶夜岑寂。
山人抱琴同月来,月光入户琴声哀。
起如十二峰头云乍散,孤猿三叫悲肠断。
止如十八滩头水潺沄,落雁一声念离群。
我琴无弦桐梓绿,化作孤生嶰谷竹。
感君慰我良宵愁,更奏人间离别曲。
吁嗟乎!山人尔琴诚太悲,
慎勿再弹乌夜啼,慎勿再弹雉朝飞!
作者在夜晚寂静的空阶上,感到一阵阵的悲伤。夜空下,山人抱着琴随月而来,月光照进屋内,琴声显得格外哀怨。琴声如同山顶的云烟骤然散去,孤猿悲鸣,令人心肠断裂;又如滩头潺潺流水,落雁一声,思念远方的亲人。我的琴没有弦,只有青翠的桐木,似乎化作孤独的山谷竹子。感念你为我带来的宽慰,夜里更想奏出人间离别的曲子。唉!山人,您的琴声实在太悲,切莫再弹乌夜啼,也不要再弹雉朝飞的曲调了。
作者介绍:查礼,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诗歌常常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一个春夜的苔花馆中创作,诗人被夜色和琴声所触动,表达了对孤独和离别的感慨。在当时清代社会,诗人常常借助音乐和自然景象来抒发心中的情感。此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命运的思考。
《春夜苔花馆听杨天益弹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开篇的“戚戚复戚戚”将悲伤的情绪直接展现,反复的叠词使得情感愈加沉重。诗中通过夜晚的寂静和琴声的哀怨,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山人抱琴而来的意象,仿佛是月光与琴声的结合,构建了一种优美而又悲伤的场景。
接下来的比喻如“起如十二峰头云乍散,孤猿三叫悲肠断”运用了非常生动的意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孤独。诗人将琴声与孤猿的哀鸣相联系,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表达。最后,诗人对琴声的反思和对人间离别曲的渴望,表现了深沉的感伤与对友情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孤独与离别中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对音乐的描写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韵律感,令人沉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孤独与琴声的哀怨,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戚戚复戚戚”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平静
答案:B
“孤猿三叫”中的“孤猿”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孤独
C. 自由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离别曲”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欢聚
B. 离别和思念
C. 自然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