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32
枳实绕僧房,攀枝置药囊。
洞庭山上橘,霜落也应黄。
枳实树环绕着僧人的房子,攀爬着枝条放下药囊。
洞庭山上的橘子,经过霜打后也应当变黄。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到的“洞庭山”是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与众多文人如杜甫、李白有着密切的联系,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人文历史。
《曲水寺枳实》是一首生动的写景抒情诗,通过对枳实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的情感。首句“枳实绕僧房”,将自然景观与僧人的幽静生活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枳实的围绕,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表达出一种归属感和安宁。接下来的“攀枝置药囊”,则引入了药用的意象,暗示了自然的馈赠与人类的智慧结合,体现了药用植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洞庭山上橘,霜落也应黄”则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自然景观,洞庭湖的橘子在霜降后变黄,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循环,也引发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全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枳实”是一种什么植物?
“洞庭山”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霜落”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商的《曲水寺枳实》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与生活哲学的思考,后者则表达了壮阔的山川景象与豪情壮志,尽管主题各异,但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