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曲水寺枳实

《曲水寺枳实》

时间: 2025-07-31 14:34:59

诗句

枳实绕僧房,攀枝置药囊。

洞庭山上橘,霜落也应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4:34:59

原文展示:

枳实绕僧房,攀枝置药囊。
洞庭山上橘,霜落也应黄。

白话文翻译:

枳实树环绕着僧人的房子,攀爬着枝条放下药囊。
洞庭山上的橘子,经过霜打后也应当变黄。

注释:

  • 枳实:即枳树的果实,酸涩可食,常用作中药。
  • 僧房:僧人的居所,表示出诗的宗教背景。
  • 攀枝:指攀爬树枝,形象地描绘了作者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药囊:装药的袋子,暗示了诗人对自然药用价值的重视。
  • 洞庭山:位于湖南省,著名的湖泊,文人墨客常提及之地。
  • 霜落:指秋冬季节霜降的现象,暗示果实的成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到的“洞庭山”是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与众多文人如杜甫、李白有着密切的联系,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人文历史。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商,唐代诗人,生平不详,擅长写风景和抒情诗。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感悟。
  •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曲水寺枳实》是一首生动的写景抒情诗,通过对枳实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的情感。首句“枳实绕僧房”,将自然景观与僧人的幽静生活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枳实的围绕,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表达出一种归属感和安宁。接下来的“攀枝置药囊”,则引入了药用的意象,暗示了自然的馈赠与人类的智慧结合,体现了药用植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洞庭山上橘,霜落也应黄”则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自然景观,洞庭湖的橘子在霜降后变黄,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循环,也引发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全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枳实绕僧房”:描绘了僧舍周围自然环境的景象,体现出自然的幽静与美好。
    • “攀枝置药囊”: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药用植物的实际用途。
    • “洞庭山上橘”:引入更广阔的自然场景,象征丰收与美好。
    • “霜落也应黄”:描绘了时节变换,暗示生命的无常。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枳实与药囊的结合,象征自然的馈赠。
    • 对仗:全诗的结构严谨,前后句形成了良好的对比。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 枳实:象征自然的馈赠,药用价值,暗示人对自然的依赖。
  • 僧房:代表宁静与修行的地方,体现出一种生活态度。
  • 洞庭山:象征丰饶与美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枳实”是一种什么植物?

    • A. 桃树
    • B. 枳树
    • C. 橘树
  2. “洞庭山”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贫瘠的土地
    • B. 丰饶的自然
    • C. 城市的喧嚣
  3. 诗中提到的“霜落”意味着什么?

    • A. 新春的到来
    • B. 秋冬的到来
    • C. 夏季的结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商的《曲水寺枳实》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与生活哲学的思考,后者则表达了壮阔的山川景象与豪情壮志,尽管主题各异,但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八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七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六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五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四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三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二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一 金兰操二首 其二 赋得君马黄送黄翰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萍水相遭 长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刳形去皮 腾掀 仙才鬼才 包含蠕的词语有哪些 故剑情深 頁字旁的字 嘶哑 选抋 人财两空 魚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沛宫 鬼计多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