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6:46
金缕曲 其三
作者: 刘大白
讶我因何瘦。
怎禁那离愁万迭,压人眉皱。
常冀相逢从梦里,
梦也何曾邂逅。
宁不愿乘风相就。
叵耐身无双羽翼,
阻飞行未得图良觏。
翻自悔,别何陡。
破眉只待君归候。
问归期占来是否,
岭梅开后。
到日还应相过从,
重与论文把酒。
倘屈指期还未有。
北雁南飞看络绎,
盼时将消息山中逗。
时九月,日重九。
我奇怪自己为何如此消瘦,
怎能忍受那层层离愁,压得我的眉头紧皱。
我常常希望能在梦中相逢,
可梦中又何曾有过偶遇呢?
我宁愿能乘风而来,
可惜我没有双翅,
阻碍了我飞翔的途径,未能图谋良好的相遇。
我不禁懊悔,这别离何其突然。
我只等待着你归来的时刻。
询问归期,算命的结果是否准确,
梅花在山岭上开花之后。
到那时,我们还应该再相聚,
一起喝酒谈论往事。
如果指望的日期还未到来,
北雁南飞的景象不断,
我希望能在山中等到你的消息。
这是九月,重阳节的日子。
刘大白(1890-1942),原名刘光华,字梦白,号白山,江苏无锡人,著名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爱情、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时代背景。刘大白的诗风既有古典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内心挣扎。
《金缕曲 其三》创作于近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出对离愁别绪的深刻体会,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诗中所描绘的情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在社会动荡中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金缕曲 其三》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离别的愁苦与对重聚的期待。开头以“讶我因何瘦”引入,直接表达了因思念而导致的消瘦,给人一种忧伤的画面感。词中通过“梦里相逢”与“无法忍耐”的对比,展现了梦境与现实的冲突,反映出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叵耐身无双羽翼,阻飞行未得图良觏”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因缺乏自由而无法追求爱情的无奈。随后的“问归期占来是否,岭梅开后”则表现出对重聚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描绘,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使得个人的离愁别绪与自然景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丰富的意境。
刘大白在此词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对仗等,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主题围绕着爱情的思念与离别,情感真挚而深刻,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歌围绕离愁与相思展开,诗人通过对自己瘦弱的描写,表达了因思念而产生的愁苦。诗中展现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充满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诗中“讶我因何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疑惑与忧伤
C. 幸福
“宁不愿乘风相就”中“乘风”象征什么?
A. 自由与追求
B. 风的力量
C. 旅行
诗中提到的“岭梅开后”暗示了什么?
A. 冬天即将来临
B. 未来的希望与重聚
C. 离别的痛苦
《钗头凤·世情薄》
李清照在这首词中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刻感受,情感真挚,反映出女性在爱情中的忧伤与坚韧。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愁的意境,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相似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