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1:41
金缕曲
作者: 李佩金 〔清代〕
月照梨花白。背银屏疏檠黯淡,薄寒犹怯。烟瞑星摇青欲坠,几树香桃红湿。恰正是销魂时节。梦影迷离归路远,听啼鹃染遍春山碧。飞不度沧江阔。柔肠细缀丁香结。想于今去原有恨,住还无益。两地相思终不见,何似翻然轻别。怕此后更无消息。一点墨痕千点泪,看蛮笺都渍殷红色。数虬箭四更彻。
月光照耀着白色的梨花。在银屏后,疏落的檠灯显得黯淡,夜里的寒意依然让人感到畏惧。烟雾朦胧,星星摇曳,似乎要坠落,几树香桃的花瓣已经浸湿。正是销魂的时节,梦中的影子模糊不清,归家的路却遥远无比,听到杜鹃的啼鸣,春山的碧绿似乎都被染遍。飞不过宽阔的沧江,柔情似水,细细的思念如同丁香的结。想起如今的离去,心中本有遗恨,留在这里也无益。两地相思终究见不着,何必轻易告别。怕今后再也没有消息。一点墨痕,千点泪水,看到那蜡笺都渗透着殷红色。数着虬箭,已是四更天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佩金,清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常常透出淡淡的忧伤和细腻的思考。
创作背景:
《金缕曲》创作于李佩金生活的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使得诗人在创作中倾注了更多对离别、思念的感慨。
《金缕曲》展现了李佩金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艺术风格。诗中借助自然景物描绘了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月光下的梨花、寒冷的夜色以及远方的归路,构成了一幅淡雅而又充满情感的画面。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无奈。
“月照梨花白”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冷清却美丽的氛围,接下来的描绘中“薄寒犹怯”则突显了内心的脆弱与对温暖的渴求。随后的“几树香桃红湿”,更是通过桃花的湿润与春意的盎然,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尤其在“听啼鹃染遍春山碧”一句中,杜鹃的啼鸣与春山的碧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悲伤而又美丽的意境。
最后,诗人以“数虬箭四更彻”作结,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沉重感,彰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奈。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交融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在韵律与意境上达到了和谐统一,流露出一份深邃的思考与情感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分别的痛苦。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金缕曲》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香桃”象征什么?
“飞不度沧江阔”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