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览镜见白发数茎光鲜特异

《览镜见白发数茎光鲜特异》

时间: 2025-08-12 17:15:32

诗句

秋来皎洁白须光,试脱朝簪学酒狂。

一曲酣歌还自乐,儿孙嬉笑挽衣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2 17:15:32

览镜见白发数茎光鲜特异

作者:权德舆 〔唐代〕

原文展示:

秋来皎洁白须光,试脱朝簪学酒狂。一曲酣歌还自乐,儿孙嬉笑挽衣裳。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了,我在镜子中看见几根洁白的白发,试着把朝上的簪子脱掉,像个喝酒的狂人。一曲酣畅的歌声中,我自己感到快乐,儿孙们嬉笑着拉扯我的衣裳。

注释:

  • 皎洁:形容光明洁白,明亮。
  • 朝簪:指早上用来梳理头发的发簪。
  • 酣歌:痛快淋漓地歌唱,形容醉酒时的狂欢。
  • 儿孙:指后代的子孙。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酣歌”与古代饮酒作乐、歌舞升平的生活方式有联系,反映了唐代人们对生活享乐的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权德舆(约759-818年),字子华,号青丘,唐代诗人,官至监察御史,以诗名流传,作品多描写生活情趣和感悟人情,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创作于晚年,反映了诗人对衰老与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在秋日里面对衰老的自省与豁达。首联中,诗人通过“皎洁白须”这一意象,展现了老年的无奈与现实的光景。接下来的“试脱朝簪”,则是对传统束缚的反叛,表明了他对自由的向往,似乎在说,老年也可以是狂放不羁的。中间的“酣歌”描绘了诗人纵情高歌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享受。最后一句“儿孙嬉笑挽衣裳”则将情感带回家庭,诗人感受到来自儿孙的温暖与快乐,展现出家庭团聚的美好。整体来看,诗歌在描画个人衰老的同时,也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唐代人对家庭与生活乐趣的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来皎洁白须光”:秋天的到来使得白发更加明显,象征着年华的流逝。
    • “试脱朝簪学酒狂”:诗人尝试摒弃传统的束缚,追求一种洒脱的生活方式。
    • “一曲酣歌还自乐”:沉浸在自己歌唱的快乐中,显示出对生活的热爱。
    • “儿孙嬉笑挽衣裳”:家庭的温暖与欢乐,代表着诗人精神上的寄托与满足。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皎洁白须”和“朝簪学酒狂”,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比喻:将“酣歌”与“酒狂”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放纵的愉悦。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老年生活的乐趣,体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 白须: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酒狂:代表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 儿孙:象征家庭的温暖和传承。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须”象征什么?(A. 青春 B. 衰老 C. 美丽)
    2. 诗人通过“试脱朝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A. 追求自由 B. 恐惧衰老 C. 怀念过去)
    3. 诗中“儿孙嬉笑挽衣裳”表现了什么情感?(A. 孤独 B. 家庭温暖 C. 失落)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 诗词对比

    • 权德舆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生活情趣,而杜甫则更多描绘社会现实与苦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渔家傲 渔家傲 渔家傲·七十光阴能几日 渔家傲·雪点江梅才可可 渔家傲 画眉鸟 渔家傲 渔家傲 其二 渔家傲·鹫岭峰前阑独倚 渔家傲 以上周咏先校旧抄圭塘款乃集本许桢 渔家傲 其七 十二月山家词,和钱舍人葆酚、董孝廉苍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无中生有 鬥字旁的字 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齐夏 鬼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铮铮铁骨 白字旁的字 袍茧 相门相种 土豪劣绅 螭头载笔 惊喜若狂 杀鸡取卵 调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