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7:41
青玉案
李弥逊
杨花尽做难拘管。也解趁飞红伴。
骢马无情人渐远。沙平浅渡,雨湿孤村,何处长亭晚。
欲凭桃叶传春怨。算不似斜风倩双燕。
纵得书来春又换。只将心事,分付眉尖,寂寞梨花院。
杨花已经飘落,难以束缚。它们也懂得随飞红花一起飘荡。
骢马无情,伴随的人渐渐远去。沙滩平坦,浅水渡过,雨水湿润了孤独的村庄,晚归的长亭在哪里?
想要借桃叶传达春天的怨愁。可惜不如斜风中倩影双燕飞舞。
即使能收到书信,春天也已换了模样。只将心事,托付在眉尖,寂寞的梨花院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词作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细腻观察,情感丰富而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天,表达了一种对逝去爱情和春天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往情感的怀念。
李弥逊的《青玉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描绘了春天的凋零与爱情的失落。开篇以“杨花尽做难拘管”引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随着春天的离去,诗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接着,骢马与伴侣的渐行渐远,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在描绘环境时,诗人用“沙平浅渡,雨湿孤村”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长亭的晚景更是显得孤独无依,令人感到一丝惆怅。欲借桃叶传情,但又感叹“算不似斜风倩双燕”,这不仅是对春天生机的渴望,也是对美好回忆的追溯。
最后,诗人以“只将心事,分付眉尖,寂寞梨花院”结束,情感的寄托与孤独的渗透让整首词充满了深邃的思考。李弥逊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对爱情与生命的深刻理解,构建了一种既美丽又忧伤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与爱情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内心的孤独,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杨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春天的逝去
C. 爱情的美好
D. 时间的流逝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骢马无情”是指__。
判断题:
“倩双燕”在诗中象征着爱情的美好。(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