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0:23
送归江州友人初下第
项斯
名高不俟召,收采献君门。
偶屈应缘数,他人尽为冤。
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
归去无劳久,知君更待论。
送走刚刚落第的朋友回江州。
名声高远不必等待召唤,收拾心情来献给君王的门前。
偶然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别人都成为冤屈。
新春时节在城外的道路上,旧日隐居在水边的村庄。
回去也无须再劳累太久,知道你还等待着再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项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常表现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失败与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寄予了对未来的期盼与祝福。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开篇的“名高不俟召”,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能的认可,虽有才华却未能被朝廷所重用,反映出古代科举制度下士人的苦闷与无奈。而后句“偶屈应缘数”,则传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人生的起伏常常由命运决定,友人不仅是个体的冤屈,也是整个社会环境的缩影。接下来的“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将送别的场景与新春的意象结合,既有对旧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两句“归去无劳久,知君更待论”,则是对友人归去后的鼓励与希望,暗示着未来仍有讨论与发展的机会。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惋惜,又有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与哲理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命运的感慨与对友人的祝福,反映出古代科举制度下士人的无奈与希望,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名高不俟召”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新春”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