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罢府归旧居(自此后重授宾客归履道宅作)

《罢府归旧居(自此后重授宾客归履道宅作)》

时间: 2025-04-26 21:50:39

诗句

陋巷乘篮入,朱门挂印回。

腰间抛组绶,缨上拂尘埃。

屈曲闲池沼,无非手自开。

青苍好竹树,亦是眼看栽。

石片抬琴匣,松枝阁酒杯。

此生终老处,昨日却归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39

原文展示:

罢府归旧居
陋巷乘篮入,朱门挂印回。
腰间抛组绶,缨上拂尘埃。
屈曲闲池沼,无非手自开。
青苍好竹树,亦是眼看栽。
石片抬琴匣,松枝阁酒杯。
此生终老处,昨日却归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告别官府,回归旧居的情景。诗人乘着小篮子进入那条狭窄的巷子,朱门大户的印章已然回归。腰间的官绶被抛弃,缨带上的尘埃也随之拂去。曲折的池塘和水洼,都是我亲手开辟的。那些青翠的竹树,亦是我亲眼栽种的。石片上放着琴匣,松枝上架着酒杯。这一生的归宿,就是我昨天刚刚回来的地方。

注释:

  • 陋巷:狭窄、简陋的巷子,指诗人归隐的地方。
  • 乘篮入:乘坐小篮子,描绘了诗人不再是权贵,回归平民生活的情景。
  • 朱门挂印:朱门象征着富贵和权力,挂印则是指离开官职。
  • 组绶:指官员的绶带,这里表示诗人抛弃官职的决心。
  • 屈曲闲池沼:闲适的池塘,表现诗人重归自然的宁静。
  • 青苍:指竹树的颜色,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此生终老处:指诗人决定在此地安度余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广泛流传,题材丰富,尤其以咏史、咏怀、咏物诗著称。白居易的诗风平易近人,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罢府归旧居》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因对官场的厌倦选择辞官归隐。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罢府归旧居》是一首充满归隐情感的作品,诗中展现了他从繁华的官场回归简朴生活的心路历程。开头的“陋巷乘篮入”便生动地描绘出他不再追求世俗名利,反而选择了一个宁静、朴素的生活环境。诗人通过对比“朱门”和“陋巷”,表现了他从权势中心走向平民生活的决心。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以“腰间抛组绶,缨上拂尘埃”展现了他对官职的决绝,仿佛在告诉读者,官场的繁华与尘埃并不值得留恋。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体现了他对生活真谛的追求,“屈曲闲池沼,无非手自开”,自然的美丽是自己亲手开辟的,显示了他对生活的参与感与归属感。

最后两句“此生终老处,昨日却归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满足与感慨。这种归来不仅是身体上的回归,更是心灵上的归宿,体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既有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告别,又充满了对未来宁静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陋巷乘篮入:诗人进入陋巷,象征着他从繁华生活回归简单的生活。
  2. 朱门挂印回:离开权势中心,表明他已不再追求名利。
  3. 腰间抛组绶:抛弃官职的象征,显示出诗人对权力的厌倦。
  4. 缨上拂尘埃:清理身上的尘埃,隐喻清白的生活态度。
  5. 屈曲闲池沼: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环境,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6. 无非手自开:强调自己动手创造的生活,体现亲力亲为的精神。
  7. 青苍好竹树:展现出诗人对所栽种植物的喜爱,象征生机。
  8. 石片抬琴匣:琴匣象征着诗人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
  9. 松枝阁酒杯:酒杯的存在暗示着闲适生活中的欢聚时光。
  10. 此生终老处:表达了诗人对归宿的认同和满足。
  11. 昨日却归来:强调归来的时刻,既是身体的回归,也是精神的归宿。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次使用对仗,如“腰间抛组绶,缨上拂尘埃”,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朱门”与“陋巷”的对比,表现了人生选择的不同。
  • 意象:竹树、琴匣、酒杯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既宁静又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乡土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追求平淡、闲适生活的哲学思考。通过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诗人展现了对人生终极归宿的理解和接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陋巷:象征简朴、平民生活。
  • 朱门:象征权势与富贵。
  • 竹树:代表生机与希望。
  • 琴匣:象征艺术与情感的寄托。
  • 酒杯:象征生活的乐趣与社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诗中抛弃了什么?

    • A. 官职
    • B. 朋友
    • C. 责任
    • D. 书籍
  2. 诗中提到的“朱门”象征什么?

    • A. 自然
    • B. 权势
    • C. 贫穷
    • D. 友谊
  3. 诗人在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满足
    • C. 迷茫
    • D. 愤怒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反映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暘》: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王维的隐逸诗作都有对自然的热爱,但白居易更强调人情世故的细腻,而王维则更加注重自然之美的绝对性和超然态度。两者共同点在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送张五归山 登裴秀才迪小台 辋川集。欹湖 奉寄韦太守陟 观别者 登河北城楼作 早春行 田园乐七首·其七 酬郭给事 戏题盘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削燧 世誉 肀字旁的字 狐奔鼠窜 包含椽的词语有哪些 深衷 衣字旁的字 终其天年 右掖 殳字旁的字 祖武宗文 建之底的字 诎要桡膎 嚣风遂行 轻才好施 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