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2:05
临塘古庙一神仙,绣幌花容色俨然。
为逐朝云来此地,因随暮雨不归天。
眉分初月湖中鉴,香散馀风竹上烟。
借问邑人沈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
在古老的塘边庙宇里,有一位神仙,她的绣帷和花容都显得庄重而美丽。
她为了追逐清晨的云彩来到这里,却因随著黄昏的雨水而不再回归天上。
她的眉眼如同初月,在湖水中映照,香气随风散去,竹子上的烟雾缭绕。
我问当地人关于沈水的事情,已经历经了秦汉几千年。
“秦汉几千年”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秦汉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诗中通过问询地方历史,表现出对历史的敬畏与思考。
罗隐,唐代诗人,字梦阮,号青莲居士,生于晚唐,擅长诗歌,尤其以写景抒情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体现出浓厚的抒情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姥山》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庙和其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美。诗的开头通过“临塘古庙一神仙”引入,神仙的形象既神秘又生动,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神仙追逐云彩的动态,传达出一种清新而自由的意境,而随后的“因随暮雨不归天”则增添了几分幽怨与惆怅,暗示了人世间的无常与变迁。
“眉分初月湖中鉴”用优美的比喻描绘了神仙的美貌,湖水的倒影与初月的清辉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梦幻的氛围。而“香散馀风竹上烟”则描绘了香气随风飘散,竹林间轻烟缭绕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的意境。
最后,诗人通过向当地人询问沈水的历史,表达了对历史悠久的敬畏,展现出一种对文化传承的关注。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对历史、生命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神仙形象,表达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呈现出一种既清丽又深邃的情感基调。
诗中描绘的神仙是在哪个地方?
A. 山上
B. 湖边
C. 古庙
D. 森林
诗中提到的“沈水”历史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
A. 唐朝
B. 宋朝
C. 秦汉
D. 明朝
诗中“眉分初月”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哀伤
B. 美丽
C. 忧愁
D.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