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诸暨裴少府(公先人,元相公判官)

《送诸暨裴少府(公先人,元相公判官)》

时间: 2025-05-01 01:55:03

诗句

山公访嵇绍,赵武见韩侯。

事去恩犹在,名成泪却流。

一官同北去,千里赴南州。

才子清风后,无贻相府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5:03

原文展示:

送诸暨裴少府(公先人,元相公判官)
作者: 李端 〔唐代〕

山公访嵇绍,赵武见韩侯。
事去恩犹在,名成泪却流。
一官同北去,千里赴南州。
才子清风后,无贻相府忧。

白话文翻译:

山公拜访嵇绍,赵武拜见韩侯。
事情虽已离去,但恩情依旧在,名声已成,却不禁泪流。
同赴北方的官职,千里之外奔赴南州。
才子在清风中远去,不会让相府感到忧愁。

注释:

  • 山公:指的是山涛,东汉名士,曾与嵇绍有交往。
  • 嵇绍:东汉末年士人,以清白著称。
  • 赵武:指赵武陵王,历史上以勇猛著称。
  • 韩侯:指韩世忠,南宋名将。
  • 恩犹在:恩情依旧存在。
  • 名成泪却流:名声已成,感慨流泪。
  • 才子清风后:指有才华的人在清风中离去。
  • 相府:指宰相的府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字子华,唐代诗人,生平多不详,以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诸暨裴少府》在形式上采用了四言句式,简洁而有力。整首诗围绕送别的主题,展现了友情、恩情与人生道路的变化。开篇提到历史人物山公和赵武,意在引出友人裴少府的高尚品质与成就,暗喻其在仕途上的前景。中间两句“事去恩犹在,名成泪却流”体现了对友人离去的眷恋与不舍,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但内心的情感依然深厚。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希望他在新的环境中能够不辜负自己的才华,不给相府带来忧虑,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公访嵇绍:提及山涛拜访嵇绍,暗示高洁的友谊。
  2. 赵武见韩侯:历史典故,强调交往的高贵与背景。
  3. 事去恩犹在: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情谊依然存在。
  4. 名成泪却流:名声取得之后,感慨万千,泪水不禁流下。
  5. 一官同北去:指友人前往北方官任,展现出事业的追求。
  6. 千里赴南州:强调距离的遥远,表达对友人离开的不舍。
  7. 才子清风后:称赞友人的才华与品格。
  8. 无贻相府忧: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希望他不带来忧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公访嵇绍,赵武见韩侯”,构成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才子清风后”,用清风比喻才子,传达出清新脱俗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离别的感慨,展现出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公:象征高洁与理想的友谊。
  • 清风:象征才华横溢与高尚的品格。
  • :象征对离别的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公”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山涛
    B. 赵武
    C. 韩侯
    D. 嵇绍

  2. 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什么情感? A. 愤怒
    B. 不舍与祝福
    C. 忘却
    D. 争吵

  3. 诗中“才子清风后”指的是? A. 有才华的人
    B. 风中的树叶
    C. 清风拂面
    D. 江河水流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王维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友人》同样描写了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人事的结合,情感更为含蓄,而李端的《送诸暨裴少府》则更直接,情感表达更为显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李端诗选》

相关查询

念奴娇(吕汉卿席上) 念奴娇 月夜汎溧阳天目湖 念奴娇 咏雪 念奴娇 念奴娇(冬日赏菊次前韵) 念奴娇 其十六 新筑书屋 念奴娇 追和龚蘅圃喜予移家白门之作 念奴娇·赤壁怀 念奴娇 念奴娇·隆乾间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遣词立意 示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包含酤的词语有哪些 岁丰年稔 扭转干坤 水乌他 驰高鹜远 非字旁的字 成荫 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鹦鹉学舌 入骨相思 旡字旁的字 迷真 锄强扶弱 包含漓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