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5:22
宿洞庭
李端 〔唐代〕
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
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
沙上渔人火,烟中贾客舟。
西园与南浦,万里共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景色。傍晚时分,白色的水面与天空相连,江水滔滔而流,阳光照耀着湖面。高高的风吹拂着云梦的傍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洞庭湖的秋夜。沙滩上的渔人点燃了篝火,迷雾中的商船在烟雾中静静停泊。西边的园子和南边的河岸,万里之遥的景色让人感到无尽的悠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秋夜,诗人在洞庭湖畔,感受着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意境。洞庭湖作为历史悠久的名胜,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
《宿洞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的开头“白水连天暮”以清澈的湖水与苍茫的天际相连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宏大的气氛。接着,诗人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湖面,波浪奔涌,阳光照耀,展现了自然的活力。风高云梦夕的描写,带有一种浪漫与神秘感,隐喻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月满洞庭秋”则将时间推向了夜晚,月光照耀下的湖面显得格外静谧,暗示着一种悠远的思考。接着,诗人通过渔人和商船的描写,展示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一联“西园与南浦,万里共悠悠”则把视野进一步拓展,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哲理,体现了对人生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自然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宿洞庭》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月满洞庭秋”中的“满”字可以理解为:
A. 充满
B. 满月
C. 满足
诗中提到的“渔人火”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生活气息
C. 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