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8:14
连日苦暑,得雨喜赋
连朝赤帝行躔道,热属炎官张火纛。
残书欲读眼生花,新句虽成愁写草。
宵来猛雨疑山倒,接畛清泉活枯槁。
云巢百事任安排,只向天公求一饱。
连日炎热,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雨水,心中感到无比喜悦。
连续几天,太阳高挂,热气逼人,仿佛炎帝在施展他的威力。
想要读书,却因眼睛疲惫而感到花眼;新写的诗句虽然完成了,但仍然愁苦于写得潦草。
昨夜的暴雨让人怀疑山都要倒下,田间的小河恢复了生机,干枯的植物又重新焕发生机。
在这云层之上,万事皆可安排,只希望老天爷给我一顿饱饭。
“赤帝”与“炎官”均为古代神话中的神祇,象征着火与热。诗中通过这些典故,引入自然现象与人们的生活感受。
刘永济,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民生疾苦和自然景象。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也有深沉悲悯的社会诗。
此诗创作于炎热的夏季,恰逢连日的高温,诗人对天气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相结合,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基本期待。
《木兰花 连日苦暑,得雨喜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季炎热的景象以及久旱之后的降雨所带来的喜悦。诗的开头,诗人运用形象的比喻,将赤帝的行走与炎炎夏日的热气相联系,生动地展示了阳光的炽烈。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由于过度的疲劳导致读书时眼前生花的情形,显示出对知识渴求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
在描绘暴雨来临的场景时,诗人运用了“疑山倒”的夸张手法,凸显了雨势之猛烈,对比于之前的干燥与枯槁,展现了自然的复苏。最后一联以“云巢百事任安排,只向天公求一饱”收尾,既表达了对生活的期盼,也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有对生活的思考,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渴望与对自然变化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期盼。
诗中提到的“赤帝”指代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诗中“眼生花”是指什么情况?
A. 眼睛明亮
B. 眼睛疲劳
C. 眼睛干涩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生活的期待
C. 对生活的绝望
答案: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刘永济的这首诗更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前者更多表现孤独与抒情,而后者则聚焦于生活的实际与对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