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8:12
木兰花慢·挽迪生
作者:刘永济 〔清代〕
指修门路杳,竟无地返骚魂。
但断梦关山,羁游京国,莽莽愁云。
酸辛,旧时俊侣,抚遗篇犹似见丰神。
何意亭亭玉树,顿成宿草新坟。
谁云,天道亲仁,回短折,路长存。
算古来如此,君宁有恨,我恸斯文。
乾坤,乍经浩劫,对寒灰加意惜芝焚。
神理绵绵未尽,灵兮来享清尊。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伤。开头提到修门的路途遥远,已无处再归,暗指失去的友人无法回到身边。接着,梦中所见的关山如同现实的羁绊,游走在京城的愁绪如同迷雾般沉重。回想起旧时的朋友,相互扶持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为何这位如亭亭玉树般的朋友,竟然化作了新坟中的草木呢?有人说,天道是亲近仁爱的,然而短暂的生命却又如此脆弱,长存的道路却无比漫长。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君是否有怨恨?我只能在此文中痛哭。天地之间,经历了浩劫之后,面对灰烬,特别珍惜那被焚烧的芝草。神理仍然绵绵未尽,灵魂啊,请来享受这清酒盛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永济,清代诗人,生于文学氛围浓厚的时代。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而又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词是为悼念友人迪生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追思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时代背景下,清代社会动荡,个人感情与历史交织,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木兰花慢·挽迪生》是一首充满感情的悼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开篇即以“指修门路杳”引出对友人的思念,接着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感和愁苦。后段提到“亭亭玉树”与“宿草新坟”的强烈对比,既表现出对友人昔日风采的怀念,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这首词不仅是对友人的哀悼,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天道亲仁”反映了诗人对命运和人性之间关系的探讨。结尾处的“灵兮来享清尊”更是将感情升华,表现出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脆弱的感慨。通过对过往友情的追忆,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亭亭玉树”指的是什么?
“寒灰”在诗中暗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