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14
木兰花 村居初夏
作者: 陈世祥 〔清代〕
唤提壶,催布谷。
新笋初抽香簌簌。
支午倦,向回廊,
静里一声风啄玉。
戏投竿,闲濯足。
一对鸳鸯无事浴。
斜日暮,起渔歌,
晚云收尽天如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村居的宁静与闲适。诗人呼唤着提壶的人,催促着布谷鸟的叫声,新鲜的竹笋刚刚冒出,散发出阵阵香气。正午时分,感到倦怠,走到回廊上,静静地听见风吹动玉器的声音。悠闲地垂钓,浸脚在水中,看到一对鸳鸯无忧无虑地在水中嬉戏。夕阳斜照,渔歌响起,晚云收敛,天空似乎沐浴在温柔的光辉中。
作者介绍:陈世祥,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记,但其诗作在清代诗坛上有一定影响,以描绘自然与乡村生活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初期,社会相对安定,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日常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木兰花 村居初夏》展现了一个清新、静谧的乡村夏日场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生活的美好。开篇的“唤提壶,催布谷”,不仅是对生活琐事的描写,同时也引入了布谷鸟的歌声,象征着春夏的到来,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新笋初抽香簌簌”的描写,将初夏的气息传达给读者,细腻的感官体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在“支午倦,向回廊”中,诗人表达了一种懒散的心情,正午的阳光使人感到疲倦,诗人在回廊中静坐,听见微风轻拂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安静舒适的氛围。随后,诗人描绘了“戏投竿,闲濯足”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钓鱼与浸脚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与自在。
最后的“斜日暮,起渔歌,晚云收尽天如沐”将整首诗推向高潮,夕阳西下,渔歌声声,晚云的景象如同沐浴在光辉之中,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令人陶醉其中。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图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叫什么?
A. 燕子
B. 布谷
C. 麻雀
D. 画眉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人如何描述正午的感受?
A. 精力充沛
B. 感到倦怠
C. 忙碌不堪
D. 兴趣盎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