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4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40:44
木兰花
作者: 李石 〔宋代〕
一春闲却花时候。
小阁幽窗长独守。
晴云南浦梦还空,
初月西楼眉也皱。
马嘶何日门前柳。
脉脉盈盈相见后。
心头有事不难知,
面上看谁真个瘦。
春天的花期已过,
我在小阁楼幽静的窗前孤独守候。
晴朗的南浦,梦境依旧空虚,
初月升起,西楼的我眉头微皱。
马蹄声响,何时能在门前的柳树下见到你?
彼此相见后,情意绵绵。
我心中有事,谁都能看出,
只是面上看去,谁真的显得瘦弱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古典典故,但通过意象构建了春天、孤独、思念等情绪,反映了古代文人特有的抒情方式。
作者介绍:
李石,宋代诗人,生平资料不多,诗歌多表现细腻的情感,擅长描写春景和抒发思念之情,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春天,表现了对岁月流逝与思念之情的感慨。诗人身处孤独,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某人的思念与期待。
《木兰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内心的孤独。开篇即以“春闲却花时候”引入,暗示春天的美好已逝,诗人却仍在小阁楼中独自守望,展现了深切的孤寂感。接下来的“晴云南浦梦还空”,则将孤独的情感进一步深化,梦境的空虚反映了内心的失落与思念。
“初月西楼眉也皱”一句,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初月的皎洁与诗人的愁眉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接下来的“马嘶何日门前柳”引发了对相见的渴望,柳树作为春天的象征,寄托着诗人对心上人的期盼。
最后两句“心头有事不难知,面上看谁真个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心中有事,但表面上却无从看出,增添了几分哀伤与无奈。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了春天的孤独与对爱的思念,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意象,表现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石
c) 杜甫
“一春闲却花时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初月”象征什么?
a) 失落
b) 新生与希望
c) 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李白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石则是对特定人的思念,两者都表达了思念的情感,但表现形式各异。李白的笔触更为豪放,而李石则显得细腻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