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3:2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21:53
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这首诗描绘了巨大的猾诈之者横行霸道,令人敬畏的钦駓(古代神兽)违背了帝王的旨意。窫窳(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强大的变化能力,导致祖江(古代传说中的河流或地名)最终孤独地沉沦。上天明察一切,恶行是无法逃避的。长久的枯竭已然严重,苍鹰与海鸥又怎能依靠呢?
作者介绍: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隐士。他的诗歌往往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作品中常有田园诗和咏怀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风雨飘摇的时代,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人心不古,诗人借助神话传说中的意象来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不满。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通过神话传说中的意象展现了对权力与恶行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描绘了一个巨大的猾诈者肆无忌惮地行使权力,钦駓的违抗则暗示了对权威的不屈服。接着,诗人提到窫窳的变化能力,这不仅是在描述神话中的生物,也隐喻了人性中的变幻无常和环境的影响。
“明明上天鉴”一句,强调了天道的公正与不可偏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最后两句则带有深刻的忧虑,长久的枯竭不仅是自然的凋零,也寓意着人心的疲惫与绝望。苍鹰与海鸥的提及,似乎在表达一种无奈的依赖,暗示着即使在绝境中仍要寻找生存的希望。
整首诗在语言上凝练而蕴含深意,展现了陶渊明在困境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他对人性、社会的关怀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权力的反思,对人性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巨猾”主要指什么?
“明明上天鉴”指的是哪个概念?
诗中提到的“长枯”主要表示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