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萧二

《送萧二》

时间: 2025-05-02 05:52:23

诗句

拟向田间老此身,寒郊怨别甚於春。

又闻故里朋游尽,到日知逢何处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2:23

原文展示:

拟向田间老此身,寒郊怨别甚於春。又闻故里朋游尽,到日知逢何处人。

白话文翻译:

我打算在田间度过余生,寒冷的郊外离别之苦甚于春天。又听说故乡的朋友都已离世,到那时不知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注释:

  • 拟:打算。
  • 田间:田野,指农村。
  • 老此身:度过余生。
  • 寒郊:寒冷的郊外。
  • 怨别:离别的哀怨。
  • 甚於春:比春天还要强烈。
  • 故里:故乡。
  • 朋游:朋友。
  • 到日:到那时。
  • 知逢何处人: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年—约789年),字幼公,唐代诗人,与韦应物并称“韦戴”。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戴叔伦在寒冷的郊外,面对离别之情,思念故乡和朋友,同时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时所作。诗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哀愁的情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首句“拟向田间老此身”,诗人表达了一种归隐田园的愿望,希望在田间度过余生,远离尘世的纷扰。第二句“寒郊怨别甚於春”,通过对比,强调了寒冷郊外离别的痛苦比春天还要强烈,突出了离别的哀怨之情。第三句“又闻故里朋游尽”,诗人听说故乡的朋友都已离世,这种消息加深了他的孤独和忧虑。最后一句“到日知逢何处人”,诗人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感,不知道自己将会遇到什么样的人,这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贯穿全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表达了诗人的归隐愿望,希望通过田园生活来逃避现实的痛苦。
  • 第二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离别的痛苦。
  • 第三句传达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思念和失去的悲哀。
  • 第四句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寒郊怨别甚於春”的对比,突出了离别的痛苦。
  • 拟人:“寒郊怨别”中的“怨”字赋予了寒郊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人通过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忧虑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愁和对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 田间:象征着宁静和远离尘嚣的生活。
  • 寒郊:象征着孤独和寒冷的环境。
  • 故里:象征着回忆和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拟向田间老此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归隐田园 B. 游历四方 C. 追求功名 D. 享受繁华

  2. “寒郊怨别甚於春”中的“甚於春”是什么意思? A. 比春天还要美丽 B. 比春天还要温暖 C. 比春天还要强烈 D. 比春天还要短暂

  3. 诗中的“又闻故里朋游尽”传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平静 C. 悲哀 D. 期待

答案: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同样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和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宁静的田园生活,与戴叔伦的诗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戴叔伦的《送萧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但戴叔伦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离别的痛苦,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戴叔伦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戴叔伦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读和鉴赏。

相关查询

病起游近村 马上口占 夜闻蟋蟀 适闽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山亭 湖边小聚 雨晴游香山 简僧求奏望山拄杖 昼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万门千户 冥司 乛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提土旁的字 胁从罔治 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巫峯 宗主权 敢想敢说 蓊秽 入字旁的字 包含觌的词语有哪些 了不长进 天理良心 私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