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调笑令·边[2]草

《调笑令·边[2]草》

时间: 2025-04-30 21:41:06

诗句

边[2]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3]一声愁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1:06

原文展示: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白话文翻译:

边疆的草啊,边疆的草,边草枯尽,士兵也老了。山南山北雪后放晴,千里万里月光皎洁。明月啊,明月,胡笳声响起,愁绪满怀。

注释:

  • 边草:指边疆的草,象征边疆的荒凉。
  • 兵老:士兵因长期戍边而衰老。
  • 雪晴:雪后放晴。
  • 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常用于军中,此处象征边疆的孤寂和士兵的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他的诗多写边塞风光和士兵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士兵在雪后月夜的孤寂和思乡之情,反映了唐代边疆士兵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重复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边疆士兵在雪后月夜的孤寂和思乡之情。首句“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通过重复“边草”一词,强调了边疆的荒凉和士兵的衰老。接下来的“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则通过广阔的空间描写,展现了雪后月夜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衬托出士兵的孤独。最后两句“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再次重复“明月”,并以胡笳声为背景,表达了士兵深切的愁思和无尽的乡愁。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通过重复“边草”,强调边疆的荒凉和士兵的衰老。
  •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描绘雪后月夜的宁静和美丽,展现广阔的空间感。
  •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再次重复“明月”,并以胡笳声为背景,表达士兵的愁思和乡愁。

修辞手法:

  • 重复:通过重复“边草”和“明月”,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 对仗:“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边疆士兵的孤寂和思乡之情,通过边草、雪晴、明月和胡笳等意象,表达了士兵在边疆的孤独和渴望归乡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边草:象征边疆的荒凉和士兵的衰老。
  • 雪晴:象征雪后放晴的宁静和美丽。
  • 明月:象征月夜的宁静和士兵的孤独。
  • 胡笳:象征边疆的孤寂和士兵的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士兵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A. 边草 B. 雪晴 C. 明月 D. 胡笳
  2. 诗中重复的词语有哪些? A. 边草和明月 B. 雪晴和明月 C. 边草和雪晴 D. 明月和胡笳
  3. 诗中“山南山北雪晴”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雪后放晴的宁静和美丽 B. 边疆的荒凉 C. 士兵的衰老 D. 士兵的孤独

答案:1. D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疆士兵的生活和情感。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广阔的空间描写,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诗词对比:

  • 王昌龄《出塞》与戴叔伦《调笑令·边草》:都描绘了边疆士兵的生活和情感,但王昌龄的诗更加雄浑壮丽,而戴叔伦的诗则更加细腻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戴叔伦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边塞诗选》:收录了多首唐代边塞诗,可以与戴叔伦的诗作进行比较阅读。

相关查询

采桑子 其二 牛车上 采桑子·樱桃谢了梨花发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一 知几 采桑子·反愁 采桑子 题潘晓庵斗酒百篇小像 采桑子 其十四 采桑子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嶟沓 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下愚不移 单人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边缘海 耒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风微浪稳 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励精图进 保存 香闺绣户 应时而生 双旌 景结尾的成语 小心眼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