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8:55
送郑二之茅山
作者: 皇甫冉 〔唐代〕
水流绝涧终日,
草长深山暮春。
犬吠鸡鸣几处,
条桑种杏何人。
整日溪水流淌,
深山草木在暮春中茂盛。
犬吠声和鸡鸣声不时传来,
种桑树和杏树的又有谁呢?
作者介绍: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较少资料,作品多以描写自然、田园风光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友人郑二赴茅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然的向往。
《送郑二之茅山》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开头两句以“水流绝涧终日”和“草长深山暮春”交代了时节和环境,展现出深山的宁静与自然的生机。接下来的“犬吠鸡鸣几处”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乡村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依恋。最后一句“条桑种杏何人”则隐含了对未来的思考与对友人离去的担忧,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乡村生活,表达了对友人郑二的祝福以及对自然、乡土的热爱。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犬吠鸡鸣”主要描绘了什么?
“条桑种杏”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关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皇甫冉的《送郑二之茅山》和李白的《送友人》,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李白更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而皇甫冉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友谊与乡土情怀。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