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0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3:53
上冯使君水晶数珠
——贯休〔唐代〕
泠泠瀑滴清,贯串有规程。
将讽观空偈,全胜照乘明。
龙神多共惜,金玉比终轻。
愿在玄晖手,常资物外情。
这首诗的整体意思是:清澈的瀑布滴水声泠泠作响,串联起来的水晶数珠有着明确的规矩。用来讽刺那些空洞的道理,最终的光明胜过世俗的乘享。龙神对美好的事物多加珍惜,而金银珠宝终究显得轻浮。希望能在玄妙的光辉下,常常体会超越物质的情感。
作者介绍:贯休(约830年-912年),唐代诗人,字子安,号无尽。贯休是著名的禅宗诗人,他的诗风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常以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哲思。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士人阶层普遍追求名利与物质享受的时期,贯休通过诗歌表达对物质世界的反思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水晶数珠和瀑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泠泠瀑滴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清脆的水声象征着纯净和真实,形成了与后面的金玉对比的鲜明对照。诗人通过“贯串有规程”强调了事物之间的条理与规律,传达出一种内在的和谐美。
接下来,诗人以“将讽观空偈”表达了对空洞言论的不屑,揭示了世俗名利的轻浮。通过“龙神多共惜”,诗人试图说明珍视精神财富的重要性,而金玉则被视为世俗的虚荣。最后两句“愿在玄晖手,常资物外情”表达了诗人对超越物质世界的渴望,期望在智慧的光辉下获得真正的情感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在形式上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反映了贯休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如“金玉比终轻”)、对仗(如“泠泠瀑滴清”与“贯串有规程”)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反思,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泠泠”形容的是什么?
“龙神多共惜”中“龙神”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玉”与什么相比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贯休的这首诗更倾向于哲理性思考,关注内心世界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对人生短暂的豪放与享乐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