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阳翟新 其三

《阳翟新 其三》

时间: 2025-04-27 00:29:56

诗句

露渍银床金索冷,明月不言星靥靥。

御街朝马响缨铃,几树梧桐鸦影淡。

暗拭衰红出绮房,无心宫额贴花黄。

秋裳未结鸳鸯缝,交刀裁破一帘霜。

昔日翠翘今白葆,可惜韶容镜中老。

纵使青天不解愁,凉榭芭蕉泣秋晓。

兰烛啼红愁夜阑,江南清怨属哀弹。

挑鬟斜凭玉栏干,报道金笼鹦鹉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9:56

原文展示:

阳翟新 其三
作者: 宋濂 〔元代〕

露渍银床金索冷,明月不言星靥靥。
御街朝马响缨铃,几树梧桐鸦影淡。
暗拭衰红出绮房,无心宫额贴花黄。
秋裳未结鸳鸯缝,交刀裁破一帘霜。
昔日翠翘今白葆,可惜韶容镜中老。
纵使青天不解愁,凉榭芭蕉泣秋晓。
兰烛啼红愁夜阑,江南清怨属哀弹。
挑鬟斜凭玉栏干,报道金笼鹦鹉寒。

白话文翻译:

露水浸润着银色的床榻,金色的绳索显得冷冷清清。明亮的月亮默默无言,星星在闪烁。御街上马车行驶,缰绳的铃铛声清脆悦耳,几棵梧桐树下,乌鸦的影子显得淡淡的。
我在暗处轻轻拭去衰老的红颜,从华丽的房间走出,心中无意去看那贴着花黄的宫额。秋天的衣裳还未缝好鸳鸯的图案,刀子交错裁破了那一层霜。
往日的翠翘如今变成了白色的华盖,真可惜美丽的容颜在镜中已然老去。即使天空湛蓝,也无法解我心中愁苦,凉亭中的芭蕉在秋晨中轻轻哭泣。
红烛在夜阑时啼泣,江南的清怨伴随着哀伤的琴声。挑着发髻,斜倚在玉栏杆上,听说金笼里的鹦鹉也感到寒冷。

注释:

  • 露渍: 露水浸润。
  • 银床: 形容床榻的华美,可能是指用银装饰的床。
  • 缨铃: 缰绳上的铃铛,象征着马车的行驶。
  • 鸦影: 乌鸦的影子,常与孤独、凋零的意境相关。
  • 衰红: 指衰老的红颜。
  • 鸳鸯缝: 形容秋装未完成,暗含对爱情的怀念。
  • 韶容: 美好的容颜。
  • 青天: 指晴朗的天空,象征无忧无虑。
  • 兰烛: 一种蜡烛,象征夜晚的思念与愁苦。
  • 清怨: 指清淡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濂(1310年-1381年),元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早年曾为官,后辞官归隐,专注于写作和教育。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阳翟新 其三》是宋濂在其晚年创作的一首古诗,反映了他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及对逝去青春的惋惜,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愁苦。开头两句以“露渍银床金索冷”引出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银色的床与金色的绳索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富贵与冷清并存的矛盾。紧接着的“明月不言星靥靥”,则通过月亮与星星的描写,烘托出一种无言的忧伤。

“御街朝马响缨铃”描绘了御街上马车的喧闹,与后面的“几树梧桐鸦影淡”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繁华与寂寥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诗中反复提及的“衰红”、“鸳鸯缝”等意象,暗示着对年华易逝的无奈与对往日恋情的怀念。

随着诗歌的推进,情感愈加浓烈。“纵使青天不解愁,凉榭芭蕉泣秋晓”一句,表达了即便是晴朗的天空也无法解开心中的忧愁,秋天的芭蕉似乎也在为诗人的愁苦而悲泣,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哀愁。

最后几句“兰烛啼红愁夜阑,江南清怨属哀弹”,展现了夜晚的孤独与思念,兰烛的泪光与江南的哀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情感的画面。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精致细腻,情感深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理解与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露渍银床金索冷:露水浸润银色床榻,金色绳索显得冷清,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场景。
  2. 明月不言星靥靥:明亮的月亮默默无言,与闪烁的星星形成对比,暗示内心的孤独。
  3. 御街朝马响缨铃:马车在御街上行驶,铃铛声响起,描绘了繁华的街道。
  4. 几树梧桐鸦影淡:几棵梧桐树下,乌鸦的影子显得模糊,表现出一种恍惚的感觉。
  5. 暗拭衰红出绮房:暗中轻拭衰老的红颜,从华丽的房间中走出,展现了对过往的怀念。
  6. 无心宫额贴花黄:心中无意去看贴着花黄的宫额,象征对名利的淡漠。
  7. 秋裳未结鸳鸯缝:秋天的衣裳还未缝好,暗含对爱情的怀念。
  8. 交刀裁破一帘霜:交错的刀子裁破了霜,寓意着命运的无情。
  9. 昔日翠翘今白葆:往日的翠翘如今变成了白色的华盖,感叹青春易逝。
  10. 可惜韶容镜中老:可惜美丽的容颜在镜中已然老去,流露出对时间的无奈。
  11. 纵使青天不解愁:即使天空再蓝,也无法解开心中的愁苦。
  12. 凉榭芭蕉泣秋晓:凉亭中的芭蕉在秋晨中轻轻哭泣,象征着思念与伤感。
  13. 兰烛啼红愁夜阑:红烛在夜阑时啼泣,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思念。
  14. 江南清怨属哀弹:江南的清怨伴随着哀伤的琴声,抒发了内心的忧伤。
  15. 挑鬟斜凭玉栏干:挑着发髻,斜倚在玉栏杆上,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16. 报道金笼鹦鹉寒:听说金笼里的鹦鹉也感到寒冷,增添了一丝孤寂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 “露渍银床”,用露水形容清冷的环境。
  • 拟人: “芭蕉泣秋晓”,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 “昔日翠翘今白葆”,构成对称的结构,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 “兰烛”象征思念与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时光流逝”、“青春易逝”与“内心孤独”的主题展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无奈的感慨,唤起读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露水: 代表清晨、生命的开始。
  2. 银床: 象征富贵与冷清,暗示孤独。
  3. 明月: 代表孤独、思念。
  4. 鸦影: 象征凋零与孤寂。
  5. 兰烛: 代表夜晚的思念与愁苦。
  6. 芭蕉: 象征秋天与忧伤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宋濂
  2. 诗中提到的“衰红”指的是什么?

    • A. 秋天的花
    • B. 衰老的容颜
    • C. 夕阳的余晖
  3. “纵使青天不解愁”中的“青天”象征什么?

    • A. 无忧无虑
    • B. 多愁善感
    • C. 暴风骤雨

答案:

  1. C. 宋濂
  2. B. 衰老的容颜
  3. A. 无忧无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反映了类似的对青春与爱情的感慨。
  • 李清照的词作: 关注女性情感与时间流逝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奈。
  • 李白的《夜泊牛津》: 通过夜晚的描写,表达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宋濂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答参寥五首 其一 平生 登乘槎亭 秋夜 荒园 冬日自福昌之渑池 墙东二首 和苏仲南柳湖会饮 同无咎遐寂文叔同游凝祥得游宇 与李文举登梦野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明镜不疲 至字旁的字 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直口无言 旡字旁的字 意恶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识灭 丹椒 天方夜谭 呢喃细语 竹字头的字 包含牲的词语有哪些 韫椟待价 鼓刀 十字旁的字 哲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