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2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2:53
《残腊独出二首》
江边有微行,
诘曲背城市。
平湖春草合,
步到栖禅寺。
堂空不见人,
老稚掩关睡。
所营在一食,
食已宁复事。
客来岂无得,
施子净扫地。
风松独不静,
送我作鼓吹。
在江边有轻微的脚步声,
曲折的路径背离了城市。
平静的湖面上春草茂盛,
我走到栖禅寺。
寺堂空无一人,
老人与小孩都在门内安睡。
我只想吃一顿饭,
可惜食物已经没有了。
客人来访难道没有收获吗?
请你把地扫干净。
松风独自不宁静,
送我离去如同鼓声的吹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见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晚年,他在政治上受到贬谪,生活状态相对清贫,因此诗中表现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淡泊。
这首《残腊独出二首》通过描绘苏轼在江边的独行,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淡然。诗中展现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交织,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开篇通过“微行”和“诘曲”描绘出一种闲适的步行状态,背离城市的喧嚣,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接着“平湖春草合”,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使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
“堂空不见人”则展现了寺庙的宁静,老人与小孩的沉睡暗示了生活的简单与纯粹。诗中“所营在一食”的自嘲,透露出作者生活的窘迫,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物质的淡泊态度。最后两句通过“风松”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仿佛在送别他,既有告别的哀伤,也有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自然与人、宁静与喧闹,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淡泊态度,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内心的孤独。
诗中“江边有微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宁静
C. 忧伤
“所营在一食”中的“食”指的是什么?
A. 食物
B. 饮料
C. 朋友
“风松独不静”中的“独”字强调了什么?
A. 孤独感
B. 欢乐
C. 嘈杂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