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残腊独出二首

《残腊独出二首》

时间: 2025-04-30 18:22:53

诗句

江边有微行,诘曲背城市。

平湖春草合,步到栖禅寺。

堂空不见人,老稚掩关睡。

所营在一食,食已宁复事。

客来岂无得,施子净扫地。

风松独不静,送我作鼓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2:53

原文展示:

《残腊独出二首》

江边有微行,
诘曲背城市。
平湖春草合,
步到栖禅寺。
堂空不见人,
老稚掩关睡。
所营在一食,
食已宁复事。
客来岂无得,
施子净扫地。
风松独不静,
送我作鼓吹。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有轻微的脚步声,
曲折的路径背离了城市。
平静的湖面上春草茂盛,
我走到栖禅寺。
寺堂空无一人,
老人与小孩都在门内安睡。
我只想吃一顿饭,
可惜食物已经没有了。
客人来访难道没有收获吗?
请你把地扫干净。
松风独自不宁静,
送我离去如同鼓声的吹奏。

注释:

  • 微行:轻微的行走声。
  • 诘曲:曲折的道路。
  • 栖禅寺:一座安静的寺庙,适合修行。
  • 堂空:寺庙的殿堂空无一人。
  • 老稚:指老年人和小孩。
  • 所营在一食:我所期望的仅仅是一顿饭。
  • 施子:请你,施是请的意思。
  • 松独不静:松树的风声非常响亮。

典故解析:

  • 栖禅寺:与佛教修行有关,常用于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残腊:指农历腊月的结束,意味着新年的到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新的开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见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晚年,他在政治上受到贬谪,生活状态相对清贫,因此诗中表现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残腊独出二首》通过描绘苏轼在江边的独行,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淡然。诗中展现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交织,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开篇通过“微行”和“诘曲”描绘出一种闲适的步行状态,背离城市的喧嚣,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接着“平湖春草合”,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使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

“堂空不见人”则展现了寺庙的宁静,老人与小孩的沉睡暗示了生活的简单与纯粹。诗中“所营在一食”的自嘲,透露出作者生活的窘迫,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物质的淡泊态度。最后两句通过“风松”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仿佛在送别他,既有告别的哀伤,也有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自然与人、宁静与喧闹,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边有微行:在江边听到微弱的脚步声,暗示着孤独与宁静。
  2. 诘曲背城市:曲折的小路远离了繁华的城市,表现出对尘世的逃避。
  3. 平湖春草合:湖面春草交融,描绘出和谐的自然景象。
  4. 步到栖禅寺:来到一座安静的寺庙,体现出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5. 堂空不见人:寺庙空无一人,强调了孤独与宁静。
  6. 老稚掩关睡:老人与小孩在睡觉,反映出生活的简单。
  7. 所营在一食:渴望仅仅是一顿饭,表达了生活的困窘。
  8. 食已宁复事:食物已经没有了,暗示生活的无奈。
  9. 客来岂无得:怀疑客人来访是否有收获,表现对生活的反思。
  10. 施子净扫地:请你把地扫干净,暗示对内心清静的追求。
  11. 风松独不静:松树的风声打破了宁静,象征着内心的不安。
  12. 送我作鼓吹:送别的声响如同鼓声,表达对离别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松”比作送别的声音,提高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老稚掩关睡”,形式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淡泊态度,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内心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边:象征着自然与自由。
  • 春草:生命的象征,代表生机与希望。
  • 栖禅寺:宁静与修行的象征。
  • 堂空:孤独与清静的象征。
  • 松风:自然的声音,象征内心的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边有微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宁静
    C. 忧伤

  2. “所营在一食”中的“食”指的是什么? A. 食物
    B. 饮料
    C. 朋友

  3. “风松独不静”中的“独”字强调了什么? A. 孤独感
    B. 欢乐
    C. 嘈杂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与王维的作品。苏轼的诗歌更具豪放与洒脱,而王维的作品则更倾向于细腻与静谧。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不同的个性与情感。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查询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送元功居土归温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儿事 一无所好 母昆 病狂丧心 包含衫的成语 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困知勉行 竖心旁的字 舛错不齐 秉事 小字头的字 一口三舌 玉鸡川 反犬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对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