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4:0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06:28
梁园秋竹古时烟,
城外风悲欲暮天。
万乘旌旗何处在,
平台宾客有谁怜。
梁园的秋竹在古时的烟霭中显得格外苍凉,城外的风在傍晚时分悲伤地吹拂。那万乘的旌旗如今又在哪里呢?平台上的宾客又有谁能对这景象心生怜惜呢?
作者介绍: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白,号青溪,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和情诗闻名。其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国家、对民众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王昌龄中年时期,他经历了国家动荡,心中充满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失落。诗中所表现的秋竹、风、旌旗等意象,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及个人的感伤。
《梁苑》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现实的失落。首句“梁园秋竹古时烟”将古园的秋竹与烟霭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逝。接下来的“城外风悲欲暮天”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一氛围,傍晚的悲风与逐渐暗淡的天空形成一种凄凉的意境。
第三句“万乘旌旗何处在”,诗人感慨曾经的荣耀与现在的寂寥形成强烈对比,仿佛在问:如此辉煌的历史为何消失不见?最后一句“平台宾客有谁怜”则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无奈与感伤,昔日的热闹与繁华如今无人问津,令人感到深深的孤独与悲凉。
整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秋竹、风、旌旗等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既是对历史的思考,也折射出个人的情感,展现了王昌龄深邃的艺术视角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繁华落尽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时局的无奈与忧伤。诗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显示了王昌龄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梁苑》的作者是谁?
诗中“秋竹”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万乘旌旗”象征着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王昌龄的《梁苑》均表现了对过往的感慨,但李白更倾向于表现个人的豪情与孤独,而王昌龄则更关注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