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殿前曲二首

《殿前曲二首》

时间: 2025-05-04 02:06:21

诗句

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

仗引笙歌大宛马,白莲花发照池台。

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新声一段高楼月,圣主千秋乐未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6:21

原文展示

殿前曲二首
作者: 王昌龄

贵人妆梳殿前催,
香风吹入殿后来。
仗引笙歌大宛马,
白莲花发照池台。

胡部笙歌西殿头,
梨园弟子和凉州。
新声一段高楼月,
圣主千秋乐未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殿前的贵人正在急忙梳妆,香风随之飘入殿中。马车前引导着笙歌,来自大宛的骏马在奔驰,白莲花盛开,照耀着池台。西殿头传来胡人的笙歌,梨园的弟子们正在唱和凉州的曲调。一段新声在高楼之上响起,圣主的千秋乐曲依然没有停止。


注释

字词注释

  • 贵人:指地位显赫的人,通常是皇宫中的妃嫔或贵族。
  • :这里指的是引导、带领。
  • 笙歌:笙是古代一种乐器,笙歌指乐声。
  • 大宛马:大宛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国家,以马匹闻名。
  • 白莲花发:白色的莲花盛开。
  • 胡部:指胡人,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 梨园:指梨园弟子,专指艺人、演员。
  • 凉州:古地名,指今甘肃一带,以音乐著称。

典故解析

  • “大宛马”:指的是古代著名的良马,常用以比喻骏马。
  • “梨园弟子”:指的是梨园中的艺人,象征着艺术和文化的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号少伯,唐代著名诗人,生于长安,因其诗歌多描绘边塞风光和征人情感而知名。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殿前曲》创作于盛唐时期,正值国家繁荣、文化昌盛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华丽的宫廷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富贵。


诗歌鉴赏

王昌龄的《殿前曲二首》展现了华丽的宫廷风光和音乐文化。诗中以“贵人妆梳”开头,描绘了贵族妇女的梳妆情景,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紧接着,香风的描写不仅增加了感官的层次感,也象征着贵族生活的奢华。诗中的“仗引笙歌”让人联想到热烈的宴会场面,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盛世繁华的赞美。

接着,诗中提到的“大宛马”和“白莲花发”则将目光拉向了远方的异域风情,表现出唐代开放包容的文化气息。而“胡部笙歌”和“梨园弟子”则进一步展现了音乐在宫廷生活中的重要性,显示出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互动。

整首诗情感丰富,节奏明快,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宫廷场景,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诗的结尾“圣主千秋乐未休”,不仅传达了对皇权的祝福,也隐含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体现了作者对时代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贵人妆梳殿前催:描绘了宫廷中贵人的妆容和急切,传达出一种忙碌的氛围。
  • 香风吹入殿后来:香风的到来象征着爱、美和奢华,增添了诗的氛围。
  • 仗引笙歌大宛马:音乐和骏马的结合,形成一种欢庆和热烈的场景。
  • 白莲花发照池台:白莲花的盛开,象征着纯洁和美丽,为全诗增添了自然的意象。
  • 胡部笙歌西殿头:在西殿头传来的胡人音乐,表现了文化的交流。
  • 梨园弟子和凉州:梨园的弟子们合唱凉州的曲调,展现了艺术的繁荣。
  • 新声一段高楼月:高楼上的新声与月光相映,形成美丽的画面。
  • 圣主千秋乐未休:提到圣主的乐曲未停,表现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形成对称美。
  • 比喻:将香风、笙歌等与贵族生活结合,营造出华丽的氛围。
  • 意象:白莲花、骏马等意象,象征着美好与繁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繁荣盛世的赞美,通过描绘华丽的宫廷生活和音乐文化,表达了对国家和谐与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贵人:象征权利与地位。
  • 香风:象征美好与奢华。
  • 笙歌:象征音乐与欢乐。
  • 大宛马:象征骏马与力量。
  • 白莲:象征纯洁与美丽。
  • 梨园弟子:象征文化和艺术的传承。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整个诗歌丰富而和谐的画面,展现了唐代的繁荣盛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殿前曲二首》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昌龄
    C) 杜甫

  2. 诗中提到“大宛马”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美食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著名的良马

  3. 诗中“香风”象征着什么? A) 贫穷
    B) 美好与奢华
    C) 战争

  4. “梨园弟子”指的是哪类人? A) 武将
    B) 艺人、演员
    C) 商人

答案

  1. B
  2. C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殿前曲》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描绘了不同的主题。前者着重描绘华丽的宫廷生活与音乐,表现出盛世的繁荣;而后者则侧重于送别的愁苦,体现了士人的豪情与感伤。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

以上资料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王昌龄及其作品。

相关查询

八月十六日夜玩月南湖用老杜韵 南归渡江去家稍近喜而有作 社日 月夜与儿曹露坐庭中 睡起 汪信民载酒令表弟吴迪吉邀予同游南湖 其二 汪信民载酒令表弟吴迪吉邀予同游南湖 其一 黄通理邀游南湖 秋日书怀 客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逼遣 包含掘的成语 巳字旁的字 求其友声 黹字旁的字 侃然正色 包含岔的词语有哪些 大有径庭 粗疏 水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逋逃之臣 丶字旁的字 鼪鼯 梗碍 骥子龙文 研精苦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