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29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我驾车来到东门,远远望见北面的郭氏墓地。
白杨树在风中摇曳,松柏夹道而立。
底下埋葬着已故的亡者,久无人迹,仿佛已是黄昏。
他们在黄泉之下沉睡,千年不再醒来。
阴阳之间变幻无常,人的寿命如同晨露般短暂。
人生就像寄居,寿命没有金石般坚固。
即使活到万岁,也终究要相送,贤人和圣人也无法超越这条界限。
追求长生不老,往往是被药物所误导。
不如饮上一杯美酒,穿上丝绸与素衣,享受当下的生活。
作者介绍:
《驱车上东门》的作者是佚名,生活在两汉时期,关于其生平事迹并无确切记载,但其作品流传至今,显示了汉代文人对人生、死亡及宇宙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探讨有关。在汉代,人们普遍相信阴阳的理论,生死观念深刻影响了文人的创作,诗中通过对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死亡不可避免的感慨。
《驱车上东门》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古诗,通过描绘东门的景象,引发了对生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即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展示诗人对死亡的直面与思考。白杨与松柏的描绘,既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也引发人们对亡者的追忆。诗中“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以“陈死人”指代已故者,表现了对死者的哀悼,同时“杳杳”二字又增添了一种空灵和孤寂的意境。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通过“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进一步展现了死亡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强调了人生如梦、如寄的无常。诗中“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对阴阳的描绘,以及将生命比作“朝露”,生动地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最后几句提到追求仙药与饮酒作乐,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享受当下生活的意义。
整首诗在悲伤中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哲学思考,既有对死亡的恐惧与敬畏,也有对生命短暂的珍惜与享受,体现了汉代文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短暂与死亡不可避免的思考,强调珍惜当下生活的重要性,表现出一种对生死哲学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驱车上东门》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年命如朝露”,这句话的意思是?
诗中最后提到的生活方式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