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3:14
汉地行逾远,燕山去不穷。
城荒犹筑怨,碣毁尚铭功。
古戍烟尘满,边庭人事空。
夜关明陇月,秋塞急胡风。
倚伏良难定,荣枯岂易通。
旅魂劳泛梗,离恨断征蓬。
苏武封犹薄,崔駰宦不工。
惟馀北叟意,欲寄南飞鸿。
在汉地的旅途上已经遥远,燕山的旅程却似乎没有尽头。
城市已荒废,但怨恨仍在筑起;碑石虽毁坏,但功绩仍铭刻。
古老的防守已被烟尘覆盖,边境的事务却显得空虚。
夜晚关口的明月照耀着陇山,秋天的边塞传来急促的胡风。
倚靠和伏卧都难以决定,荣华与枯萎又岂是容易沟通的?
游子的灵魂在漂泊不定,离愁的恨意如同断了的征蓬。
苏武的封地尚且薄弱,崔駰的仕途却并不如意。
唯有北方老人的情意,想要寄托给南飞的大雁。
骆宾王(约公元619年-公元684年),字观光,号少游,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年轻时骆宾王即以才华闻名,早期的诗作多表现出对政治的关心和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他的作品以诗歌抒发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为主,典型地反映了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多样性。
《边夜有怀》创作于骆宾王的流亡生涯中,反映了他在边境游历时的思乡之情和对国事的忧虑。诗中表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邃理解。
《边夜有怀》是一首充满情感张力的边塞诗。诗人通过对遥远汉地的回忆与对燕山的感慨,展现了他心中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又有细腻的人文情感。
首联“汉地行逾远,燕山去不穷”,以“行逾远”言及旅途的遥远,暗含对故乡的思念;而“燕山去不穷”则暗示着历史的延续和对未来的迷茫。接下来的“城荒犹筑怨,碣毁尚铭功”,更是通过描写荒废的城市和破损的碑碣,表达出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失望。
诗中所描绘的“古戍烟尘满,边庭人事空”,则传递出一种边塞的孤寂与冷清,仿佛历史的尘埃掩盖了所有的荣光,令人感到无比惆怅。夜晚的“明陇月”和“秋塞急胡风”的意象,增加了诗的凄凉感,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的“惟馀北叟意,欲寄南飞鸿”,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明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借南飞的大雁寄托情感,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入探讨了个人与历史、故乡与流亡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骆宾王作为唐代诗人的深邃思考和艺术造诣。
《边夜有怀》深刻表达了骆宾王对故乡的思念、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社会及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敏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苏武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填空题:诗中的“夜关明陇月”,夜晚的景象给人带来了____的感觉。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反思。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