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3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8:09
原文展示:
五台山 顾炎武 〔清代〕
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 欲得宝符山上是,不须参礼化人宫。
白话文翻译:
向东到达真定,向北到达云中,五台山与幽州和并州紧密相连,气息相通。 如果想得到山中的宝符,就不必去参拜化人宫。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思想家、诗人。他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是清代学术的先驱。顾炎武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顾炎武对五台山的赞美,以及对山中宝物的向往,同时暗示了不必依赖宗教,而应自力更生,寻求真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五台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的方位和气势,展现了其雄伟与神秘。诗中“盘薄幽并一气通”一句,既描绘了五台山的地理位置,又暗示了其与周边地区的紧密联系,以及山中气息的贯通。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宝物的向往,以及对传统宗教仪式的淡漠态度,体现了诗人追求真理、自力更生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五台山的雄伟与神秘,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宝物的向往和对传统宗教仪式的淡漠态度,体现了追求真理、自力更生的精神。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真定”和“云中”分别指今天的哪个地方? A. 河北省正定县和山西省大同市 B. 河北省正定县和山西省太原市 C.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山西省大同市 D.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山西省太原市
诗中“宝符”最可能指的是什么? A. 山中的宝物 B. 山中的秘籍 C. 山中的神仙 D. 山中的寺庙
诗中“不须参礼化人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A. 对宗教的虔诚 B. 对宗教的淡漠 C. 对宗教的批判 D. 对宗教的好奇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