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06
作者: 吴祖修 〔清代〕
少陵薄文章,谓非道所尊。
不读破万卷,何由闻斯论。
经史足驱使,今古堪胚浑。
寂若万象灭,灿若众星繁。
根柢有至理,刊落皆陈言。
以此为诗史,孰能穷其源。
少陵的诗虽简薄,却不是不受尊重的道理。
如果不读尽万卷书,怎能听见这样的论述呢?
经书和历史足以驱动人心,今古的知识都能融汇贯通。
寂静如同万象消灭,灿烂如同众星繁盛。
根本上有至理,流传下来的皆是陈旧的言论。
以此作为诗史,有谁能穷尽其源流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祖修,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反映个人哲学思考和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期,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对知识的追求在此诗中得以体现。
吴祖修的《古诗 其二》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诗歌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诗中表达了对王维的敬仰,并强调了博览群书的重要性。开头两句以“少陵”引入,意在说明即使是简薄的文章,也有其道理的尊重之处,这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谦逊与敬畏。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不读破万卷”一语,强调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洞察更深的道理。诗中提到“经史”,表明知识的积累不仅仅是诗歌,还包括历史和经典,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在表达诗歌的气势时,诗人用“寂若万象灭,灿若众星繁”的对比,描绘了知识的丰富与深邃,既有宁静的内涵,也有璀璨的外在表现,生动地展现了诗歌和知识的双重性。
最后两句总结了该诗的哲理,提出诗歌的源流是无尽的,强调其内涵深远,值得反复推敲,激发读者深入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知识的礼赞,也是对诗歌本身的一种探索,展现了吴祖修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和诗歌的深邃内涵,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与对知识探索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少陵薄文章”中的“少陵”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中提到的“万卷”象征着什么?
诗人认为,读书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方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吴祖修与王维的作品均体现了对诗歌及文化的深刻理解,但吴祖修更强调知识的积累和对传统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