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赵中令琴歌胡仁圃属

《赵中令琴歌胡仁圃属》

时间: 2025-04-28 01:50:36

诗句

空斋昼静焚旃檀,古琴挂壁生清寒。

漆文虽作蛇腹断,酝酿开国元气神犹完。

凤池之中有遗字,乾德元年赵普制。

重修者谁张顺修,汉雯山人名同留。

吾闻太宗欲法文武增二弦,惜哉蔡裔所制今不传。

是时雅乐尚未定,此琴那独中和全。

何人试按和岘律,使与叉手之笛同清圆。

枯桐或是秦陇木,屋材之余琴材便。

饰徽不用瓜子金,十瓶或未来海壖。

想当炽炭烧肉后,应和靡玉声缠绵。

不然抛琴风雪夜,终读《论语》二十篇。

呜呼陈桥排闼功莫京,国家之事由书生。

誓书尾署臣普记,陛下不误谁所成。

弹之莫作《履霜操》,九原骨朽心难平。

君不闻中有痴儿,临死呜咽悲啼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50:36

原文展示:

空斋昼静焚旃檀,
古琴挂壁生清寒。
漆文虽作蛇腹断,
酝酿开国元气神犹完。
凤池之中有遗字,
乾德元年赵普制。
重修者谁张顺修,
汉雯山人名同留。
吾闻太宗欲法文武增二弦,
惜哉蔡裔所制今不传。
是时雅乐尚未定,此琴那独中和全。
何人试按和岘律,使与叉手之笛同清圆。
枯桐或是秦陇木,
屋材之余琴材便。
饰徽不用瓜子金,
十瓶或未来海壖。
想当炽炭烧肉后,应和靡玉声缠绵。
不然抛琴风雪夜,
终读论语二十篇。
呜呼陈桥排闼功莫京,
国家之事由书生。
誓书尾署臣普记,
陛下不误谁所成。
弹之莫作履霜操,
九原骨朽心难平。
君不闻中有痴儿,
临死呜咽悲啼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空荡的书房,白天宁静,焚烧着檀香,古琴挂在墙上,散发着清冷的气息。虽然琴的漆纹如同蛇腹般断裂,但它仍然蕴含着开国时的气韵和神韵。凤池之中有赵普留下的字迹,记载着乾德元年他的制作。重修这琴的又是谁呢?是张顺修,还是汉雯山人?我听说唐太宗想要在乐器中增添文武二弦,遗憾的是蔡裔所制作的琴如今已不传。那时雅乐尚未完善,而这琴却是独一无二,音色和谐。谁能试着按和岘律,使琴声与笛声同样清圆?这琴或许是用枯桐或秦陇木制成,剩余的屋材也能作为琴材。装饰徽章不必用瓜子金,十个瓶子或许也未必能有海壖之美。想象当初炭火烧肉后,琴声应和着靡玉声缠绵。否则在风雪夜抛下琴,我只能读《论语》二十篇。哎,陈桥之事功劳无奈,国家之事却由书生来操心。誓书的尾署是臣普的记载,陛下若不明白,那是谁的功劳?弹琴时切勿作履霜操,九原之地骨头已朽,心中难以平静。你可曾听闻那痴儿,临终时的呜咽悲啼声。

注释:

  • 旃檀:檀香树,常用于焚香。
  • 古琴:一种传统的弦乐器,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
  • 漆文:漆器上的花纹。
  • 凤池:指古人文人雅集之地,寓意高雅文化。
  • 乾德元年:指中国历史上某一年的纪年。
  • 蔡裔:指蔡伦,著名的造纸术发明家。
  • 和岘律:古代音乐的调律方法。
  • 靡玉声:形容琴声如玉般柔美动听。
  • 履霜操:比喻小心谨慎的操守。
  • 九原:古地名,象征已逝的生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泰吉,清代诗人,其诗风以清新、高雅著称,善于描绘古琴和雅乐文化,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古琴的热爱和对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溯与对社会政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古琴为主题,通过对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音乐、文化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开篇便以“空斋昼静焚旃檀”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古琴的清寒与檀香的袅袅余香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传统文化的崇敬。

诗中提到的“凤池”与赵普的遗字,勾勒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通过对赵普制作古琴的追溯,诗人不仅是在缅怀过去,更是在探讨文化传承的意义。接着,“重修者谁张顺修”一句,表现出对文化传承者的追问与思索,诗人似乎在责问当代人对历史的忽视。

随后,诗人转向对文武二弦的思考,表达了对雅乐尚未完善的惋惜,反映出他对文人雅士理想生活的向往。对于乐器的讨论,实际上也是在探讨文化自信与国家未来的关系。

最后,诗人以“呜呼陈桥排闼功莫京”感慨国家大事的复杂,揭示出书生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无奈与悲凉。整首诗在对古琴的赞美中,蕴藏着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当下的迷茫,情感深邃且真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空斋昼静焚旃檀:描述宁静的书房,焚香的气氛渲染了诗人的心境。
  • 古琴挂壁生清寒:古琴悬挂,氛围清冷,暗示孤独。
  • 漆文虽作蛇腹断:虽有破损,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气韵未减。
  • 酝酿开国元气神犹完:琴的精神象征着开国的气韵,强调文化的传承。
  • 凤池之中有遗字:引入历史人物赵普,增加文化深度。
  • 重修者谁张顺修:对当代重修文化的追问,表现出对文化的责任感。
  • 吾闻太宗欲法文武增二弦:转向对音乐文化的思考,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 惜哉蔡裔所制今不传:对优秀文化传承的惋惜。
  • 是时雅乐尚未定,此琴那独中和全:反映出琴的独特与雅乐未成的矛盾。
  • 何人试按和岘律:呼唤对音乐的探索与创新。
  • 枯桐或是秦陇木:琴材的来源,强调文化与自然的结合。
  • 饰徽不用瓜子金:对装饰的考究,体现出对物质与精神的追求。
  • 想当炽炭烧肉后,应和靡玉声缠绵:想象琴声的美妙,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不然抛琴风雪夜,终读论语二十篇: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向往的文化理想。
  • 呜呼陈桥排闼功莫京,国家之事由书生:感慨历史与国家命运的复杂联系。
  • 誓书尾署臣普记,陛下不误谁所成:对历史功绩的反思,强调文化传承的责任。
  • 弹之莫作履霜操,九原骨朽心难平:警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
  • 君不闻中有痴儿,临死呜咽悲啼声:结尾以感叹收尾,寄托对历史沧桑的悲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琴与文化的传承相比较,暗示琴声的深远影响。
  • 对仗:如“空斋昼静”与“古琴挂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琴与人情感结合,表现出琴声的情感力量。
  • 排比:通过对文化、历史事件的多层次描绘,加深了主题的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古琴为线索,探讨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的责任感与历史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琴:象征传统文化与音乐的传承。
  • 檀香:代表宁静与雅致的生活氛围。
  • 凤池:象征文人雅集的高雅场所。
  • 炭火:暗示生活的温暖与琴声的动人。
  • 书生:象征知识分子的理想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凤池”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文人聚集的地方
    • C. 国家政事
    • D. 酒馆
  2. 诗中提到的“蔡裔”是谁?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政治家
    • C. 造纸术的发明者
    • D. 一位音乐家
  3. 诗中提到的“古琴”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传统文化
    • C. 政治权力
    • D. 个人情感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琴歌》 by 陶渊明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琴歌》:同样描绘了对琴的热爱,但更加注重于个人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结合。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历史事件展现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关系,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琴文化与历史研究》
  • 《清代诗人专论》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士特诗集 读李忠愍文集 读韩子苍吕居仁近诗 登原仲茅亭 登鹅湖妙峰亭次韵 得沖佑命 道中 次张守韵四首 次张守韵四首 次张守韵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上加油 儇诈 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浅小 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报效万一 鳥字旁的字 千金之体 家道中落 屮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卤字旁的字 涤瑕荡垢 你怜我爱 怀铅握椠 虚论高议 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