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4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8:13
万愤词投魏郎中
作者: 李白 〔唐代〕
海水渤潏,人罹鲸鲵。
蓊胡沙而四塞,始滔天于燕齐。
何六龙之浩荡,迁白日于秦西。
九土星分,嗷嗷凄凄。
南冠君子,呼天而啼。
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
狱户春而不草,独幽怨而沈迷。
兄九江兮弟三峡,悲羽化之难齐。
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
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
树榛拔桂,囚鸾宠鸡。
舜昔授禹,伯成耕犁。
德自此衰,吾将安栖。
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临危而相挤。
子胥鸱夷,彭越醢醯。
自古豪烈,胡为此繄?
苍苍之天,高乎视低。
如其听卑,脱我牢狴。
傥辨美玉,君收白珪。
这首诗描绘了海水翻滚、鲸鱼出没的壮观场景,表达了人们在这种环境中遭受困境的无奈。诗中提到六龙浩荡,意味着气势磅礴,白日西沉。接着,诗人感叹南冠的君子在天呼号,表达了对命运的不满与悲伤。他对高堂的思念与泪水交融,形成了悲痛的泥土。狱中春天来临却不见草木生长,独自沉迷于幽怨中。他提到兄弟之间的难以相聚,以及母亲与儿子的隔离,表达了家庭的悲剧。诗人反思历史中的伟人,感叹德行的衰退,最后感叹自己该何去何从。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飘逸的风格著称,代表作品有《将进酒》、《庐山谣》等。李白的诗歌多描写自然、人生、理想等,极具个性和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白的流亡生涯,表达了他对国家动荡、家庭离散的愤懑与悲伤,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万愤词投魏郎中》是一首充满激情与情感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家庭的忧虑以及对命运的无奈。诗中以海水、鲸鱼等壮丽的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氛围,显示了历史的浩荡与个体的渺小。李白通过对南冠君子的呼号、泪水与泥土的描写,传达出深厚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在诗中,李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既有对昔日英雄的追忆,也有对如今困境的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特别是在提及兄弟与母亲的隔离时,诗人用“百草”的意象,象征着家庭的破碎与无望,令人感同身受。
最后,李白以“苍苍之天”升华情感,表达了对命运的反思与对未来的迷茫,形成一种强烈的悲剧感,使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产生深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动荡和人们内心深处的挣扎,具有普遍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关注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深刻反映了家庭破碎带来的痛苦,以及对理想的不屈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万愤词投魏郎中》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南冠君子”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泪血”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李白的《万愤词投魏郎中》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宣泄与对命运的反抗,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的悲剧,展现出不同的个性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