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湘川野望

《湘川野望》

时间: 2025-05-06 19:22:08

诗句

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

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2:08

原文展示:

湘川野望
怀王独与佞人谋,
闻道忠臣入乱流。
今日登高望不见,
楚云湘水各悠悠。

白话文翻译:

怀王只与谄媚之人谋划,
听说忠臣被卷入了混乱的潮流。
今天登高望远却看不见,
楚地的云和湘水各自悠然。

注释:

  1. 怀王:指的是楚怀王,楚国的国君。
  2. 佞人:指谄媚、迎合的臣子,通常指那些不忠于国君的奸臣。
  3. 忠臣:指忠诚于国家和君主的正直之人。
  4. 乱流:指混乱的政局或社会动荡。
  5. 登高:指爬高处,寓意高瞻远瞩。
  6. 楚云湘水:指楚地的云和湘江的水,象征遥远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叔伦,字景仁,唐代诗人,世称“诗豪”,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戴叔伦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之时,国家动荡不安,忠臣被贬,奸臣当道。诗人通过登高远眺,感受到政治的黑暗与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湘川野望》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怀王与佞臣谋划的场景,揭示了当时政治的腐败和忠臣的无奈。首句“怀王独与佞人谋”直接点出了当时的政治背景,怀王的孤立无援与佞臣的谄媚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接着,诗人提到“闻道忠臣入乱流”,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忠臣的悲哀,也反映出社会动荡的无奈。在这样的环境中,忠臣无法施展才能,最终被卷入混乱的潮流之中。

最后两句“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则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登高本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却无奈地发现眼前的景象无法给予任何希望,楚云和湘水在悠然自得中,反而显得更加悲凉。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忧虑转向孤独,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自己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怀王独与佞人谋:怀王孤身与阿谀奉承之人商议,表现出他身边缺乏忠诚的支持者。
  • 闻道忠臣入乱流:听闻忠直之士被卷入政局的混乱中,诗人对此感到深深忧虑。
  • 今日登高望不见:今天站在高处远望,却看不到希望,暗示着对未来的迷茫。
  • 楚云湘水各悠悠:楚地的云和湘江的水悠然自得,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人事的纷扰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怀王与佞臣的关系形成鲜明对比,忠臣与乱流的对比加深了悲剧感。
  • 意象:云与水的意象,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个人的苦闷相对立。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政治黑暗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以及对忠臣遭遇的不平之声,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怀王:象征权力与无能。
  • 佞人:代表谄媚、阴险的政治势力。
  • 忠臣:象征正直、清白但却无奈的角色。
  • 楚云湘水:代表自然的宁静与人事的纷扰,形成强烈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怀王”是哪个国家的国君?

    • A. 楚国
    • B. 汉国
    • C. 魏国
  2. 诗中“佞人”主要指的是?

    • A. 忠臣
    • B. 谄媚之人
    • C. 诗人
  3.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局势的态度是?

    • A. 乐观
    • B. 悲观
    • C. 中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夜泊牛头河》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湘川野望》均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但《登高》更强调个人的孤立与无奈,而《湘川野望》则更加侧重于政治的腐败与对忠臣的同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戴叔伦研究》

相关查询

乌夜啼(八之三) 春晓 九月初作 露坐二首 其一 禽声 北窗哦诗因赋 冬日读白集爱其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之句作 梅市道中二首 其二 山墅 临川绝无佳酒时得一醉戏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傍门依户 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陈蔡之厄 五毒饼 遮覆 丿字旁的字 倚倚嚱嚱 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暑去寒来 李郭仙舟 齐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先来 三框儿的字 静悍 试才录用 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