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7:23
原文展示:
郭圃送芜菁感成长句 作者:张耒 〔宋代〕
芜菁至南皆变菘,菘美在上根不食。 瑶簪玉笋不可见,使我每食思故国。 西邻老翁知我意,盈筐走送如雪白。 蒸烹气味元不改,今晨一日如还北。 孔明用蜀最艰窘,百计掇拾无遗策。 当时此物助军行,渭上褒中有遗植。 英雄临事究琐屑,终服奇才屈强敌。 想见躬耕自灌畦,当时有意谁能测。
白话文翻译:
芜菁到了南方都变成了菘菜,菘菜的美味在于上部的叶子而不是根部。 珍贵的瑶簪和玉笋已经看不见了,这让我每次吃饭时都会思念故乡。 西边的邻居老翁了解我的心情,满满一筐像雪一样白的芜菁送给我。 无论是蒸还是煮,它的味道都没有改变,今天早晨我感觉就像回到了北方。 诸葛亮在蜀地最为艰难困苦,千方百计地收集物资没有遗漏。 当时这种芜菁帮助军队行进,在渭水和褒中地区还有遗留下来的种植。 英雄在处理事情时会仔细研究琐碎的细节,最终能够屈服那些强大的敌人。 可以想象他亲自耕种并灌溉田地,当时他的意图谁能猜透呢?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是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通过芜菁这一普通蔬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远离故乡时所作,通过收到邻居送来的芜菁,引发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诸葛亮这样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其智慧的赞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芜菁为媒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诗中通过对芜菁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故乡食物的怀念,同时也通过对诸葛亮的赞美,表达了对英雄智慧和坚韧精神的敬佩。诗的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事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英雄的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芜菁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诗中通过对日常事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英雄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瑶簪玉笋”比喻的是什么? A. 珍贵的物品 B. 普通的蔬菜 C. 美丽的风景 D. 英雄人物
诗中提到的“孔明用蜀最艰窘”指的是谁? A. 张耒 B. 诸葛亮 C. 西邻老翁 D. 作者的朋友
诗中提到的“蒸烹气味元不改”表达了什么?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食物的喜爱 C. 对英雄的敬仰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