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9:27
原文展示:
月夜怀陈永源 张耒 〔宋代〕
众喧息遥夜,爽气渍烦襟。 殷勤低檐月,入幌来相寻。 平生学虚静,每为多病侵。 卧想陈夫子,幅巾修竹林。
白话文翻译:
在遥远的夜晚,众声渐渐平息,清新的气息浸润了我烦躁的心怀。 那殷勤的月亮低垂在屋檐下,悄悄地穿过窗帘来寻找我。 我一生追求虚静,却常常被疾病所困扰。 我躺在床上,思念着陈夫子,想象他在修竹林中,头戴幅巾的模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是他在夜晚思念友人陈永源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张耒可能因病在家休养,夜晚的宁静让他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陈永源。诗中通过对月夜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众喧息遥夜,爽气渍烦襟”一句,以众声平息、清新气息浸润心怀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夜晚氛围。“殷勤低檐月,入幌来相寻”则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仿佛月亮也在寻找诗人,增添了诗意的温馨与亲切。后两句“平生学虚静,每为多病侵”反映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而“卧想陈夫子,幅巾修竹林”则是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想象友人在竹林中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月夜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殷勤低檐月”中的“殷勤”是什么意思? A. 热情而周到 B. 冷漠无情 C. 疏远 D. 陌生 答案:A
诗中“卧想陈夫子”中的“陈夫子”指的是谁? A. 陈永源 B. 陈子昂 C. 陈寿 D. 陈亮 答案:A
诗中“平生学虚静”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追求? A. 追求名利 B. 追求内心的宁静 C. 追求权力 D. 追求物质享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