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1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17:55
绝句六首
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
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
幽栖身懒动,客至欲如何。
凿井交棕叶,开渠断竹根。
扁舟轻褭缆,小径曲通村。
急雨捎溪足,斜晖转树腰。
隔巢黄鸟并,翻藻白鱼跳。
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
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第一首:
阳光照耀着篱笆东边的水面,白云在我家北边的泥土上浮现。
竹子长得高高的,翠鸟在上面鸣叫,沙滩偏僻处,鹍鸡在舞动。
第二首:
花蕊繁茂,蜜蜂和蝴蝶飞舞不息。
我在幽静的居所中懒于活动,客人来了我该如何应对?
第三首:
我凿井用棕榈叶,开渠时断了竹根。
小船轻轻系缆,小路曲折地通向村庄。
第四首:
急雨像箭一样打湿溪水,斜阳照在树的腰间。
黄鸟在巢里并排栖息,水面上白鱼翻腾跳跃。
第五首:
房子下面的笋穿透了墙壁,庭院中的藤蔓刺破了屋檐。
天气晴朗,丝丝细雨如烟,江水泛白,草儿纤细。
第六首:
江水流动,月光映照着石头,溪水虚无缥缈,云朵傍着花儿。
鸟儿栖息在故乡的路上,船帆经过的时候,谁家在等着呢?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的诗歌以其深沉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现象和民众疾苦。
这组绝句创作于杜甫晚年,他身处战乱之中,仍然关心自然景象和人间冷暖。通过描写田园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世纷扰的思考。
杜甫的《绝句六首》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田园景象。诗中每一首都以不同的视角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人间的宁静。首联以“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开篇,营造了一种清晨的宁静气氛,给人一种温暖而又舒适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中,竹子、鹍鸡、蜜蜂、蝴蝶等自然元素相继登场,赋予了诗歌丰富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无奈。尤其是在“幽栖身懒动,客至欲如何”一联中,作者表达了对来客的思考与不知如何应对的困惑,似乎在反映他对于人际关系的复杂感受。
最后,以“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结束,给人一种思乡之情的回味。杜甫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赋予了这组诗歌以丰富的内涵与情感,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杜甫的《绝句六首》主要描绘了哪些自然元素?
A. 竹子、鸟、花
B. 山、河、湖
C. 沙漠、星空、火焰
“幽栖身懒动”中“幽栖”指的是什么状态?
A. 忙碌
B. 安静
C. 兴奋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历史的追忆
C. 对战争的反思
杜甫与李白的田园诗风格有明显差异。杜甫注重描绘社会与人情,而李白则偏向于豪放与个性自由。杜甫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社会关怀,而李白则在自然中寻求自我解脱与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