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24:30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
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
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
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
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
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
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
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
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
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
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
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
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
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
国家法令在,此又足惊吁。
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
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不忍竟舍此,复来剃榛芜。
入门四松在,步屟万竹疏。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
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
飘摇风尘际,何地置老夫。
于时见疣赘,骨髓幸未枯。
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24:30
草堂
杜甫 〔唐代〕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
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
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
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
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
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
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
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
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
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
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
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
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
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
国家法令在,此又足惊吁。
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
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不忍竟舍此,复来剃榛芜。
入门四松在,步屟万竹疏。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
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
飘摇风尘际,何地置老夫。
于时见疣赘,骨髓幸未枯。
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
我昔日离开草堂,边疆蛮夷包围成都。
如今我回到草堂,成都却没有忧虑。
请回忆初乱之时,局势反复如瞬息。
大将奔赴朝廷,诸小人起了异图。
深夜斩杀白马,盟约气氛已很浓。
西边招募邛南的兵,北边截断剑阁的隅。
数十个平民百姓,也占领专城居住。
其势不止两方,开始听闻蕃汉不同。
西方的士兵却倒戈,贼臣互相残杀。
谁曾想到肘腋之祸,竟然自危于枭獍之徒。
义士们痛苦愤怒,纪纲混乱愈加严重。
一个国家实质上是三公,万人如鱼欲煎熬。
唱和作威作福,谁敢辨认无辜。
眼前列着刑具,背后却有人吹笙竽。
谈笑之间进行杀戮,鲜血溅满长街。
直到今天用斧头镇压,风雨中听得号呼。
鬼妾与鬼马,悲色充满娱乐。
国家法令在此,又足以惊呼。
贱民还在奔走,三年盼望东吴。
弓箭暗藏海江,难以游历五湖。
不忍心舍弃此地,重新来剃除荒芜。
入门见四株松,步履间万竹疏。
旧狗喜我归来,低头徘徊入衣裾。
邻居们喜我归,携酒胡芦相邀。
大官喜我来,派骑士询问所需。
城郭喜我来,宾客挤满村落。
天下尚未安宁,健壮儿郎胜过腐儒。
在飘摇的风尘中,何处安放老夫。
那时见到疣赘,骨髓幸好未老。
饮食羞愧残生,采食薇菜不敢余。
生僻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以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著称。
创作背景 《草堂》创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在动荡的社会中感受到深重的忧虑,虽归隐于草堂,但内心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依然强烈。诗中反映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深切思考。
《草堂》通过对草堂的描绘,折射出杜甫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关注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的开头对比了昔日与如今,表现出战争带来的变化与无奈。作者在诗中通过对比“昔我去”和“今我归”,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忧虑。
杜甫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诗中提到的“义士”与“贼臣”,反映了士人对于国家的责任感与对腐败现象的愤怒。在描述社会动荡时,杜甫使用了“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战争带来的惨烈与无情。
诗的最后部分,杜甫回归草堂,感受到邻里间的温暖和对自己的欢迎,虽然内心依然感到忧虑,但他依然希望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一丝安宁。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深入揭示了社会动荡对个体的影响,展现出杜甫作为一位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草堂为背景,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表现出诗人对国家与民众的深切关怀。通过对动荡不安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草堂》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蛮夷”指的是?
诗中描绘的情景主要反映了哪个历史背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