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3:56
秋雨叹三首
作者: 杜甫 〔唐代〕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在秋雨中,百草因潮湿而腐烂,台阶下的决明草却依然色泽鲜艳。
树叶繁茂如翡翠般覆盖,开出的花朵如同黄金般闪耀。
凉风萧萧催促着你,恐怕将来你难以独立。
书生在堂上白发苍苍,临风闻香不禁泪下。
秋风细雨纷纷而落,四海八荒都笼罩在同一片云雾之中。
马去牛来已经无法分辨,浑浊的泾水与清澈的渭水又如何能分开呢?
禾头已生出耳朵,黍穗却已变黑,农夫和田妇音信全无。
城中以斗米换取被褥,彼此之间又怎能谈论价格的差异?
长安的布衣又有几人可比?反锁门窗守着窄小的空间。
老夫不出门,只能在长满蓬蒿的院子里,孩子们在风雨中无忧无虑地玩耍。
雨声飕飕催促着早寒,胡雁湿翅高飞困难重重。
秋天来临时未曾见到阳光,泥泞的土地何时才能干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杜甫的生平经历了盛唐的繁荣与安史之乱的动荡,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社会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风格沉郁苍凉。
创作背景
《秋雨叹》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国破家亡之际,他流亡于外,目睹了民生凋敝、战乱频繁的惨状,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人世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秋雨叹三首》通过描绘秋雨中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于秋天的深切感受与对生活的无奈。首联写秋雨中的植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死亡的交替。接着,诗人借用凉风和书生的形象,表现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叹。中间部分则通过“去马来牛不复辨”的描绘,展现了社会的动乱和人们的迷惘。后面的描述则突出了长安的闭塞与农民的困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悲凉的情感,展现了杜甫关心民生的伟大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生活困境的深切体会,杜甫通过对秋雨的描绘,反映了个人的苦闷和社会的动荡,展现了对普通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甫的《秋雨叹》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诗中提到的“浊泾清渭”指的是哪两条河流?
A. 长江与黄河
B. 淮河与运河
C. 泾水与渭水
D. 珠江与松花江
诗中“书生空白头”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失落与无奈
C. 忧虑
D. 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