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35
病马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我骑着你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如今天寒地冻,关口阻隔得很深。
在尘土中你已经老得力不从心,到了年末时节,你的病痛让我心伤。
你的毛发和骨骼与其他马并无不同,但你依然驯良可亲。
虽然你微不足道,但我对你的情意却是深厚,忍不住为你感伤而沉吟。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对病马的关爱,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动物的情感投射和对人马关系的深刻思考。在古代,马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战友和朋友,杜甫在此表达了对病马的同情也可以引申为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杜甫的诗歌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常以忧国忧民的情怀见称,被誉为“诗圣”。
《病马》创作于杜甫晚年的动荡时期,彼时国家政治动荡,民生困苦。诗人在经历了战乱和生活的遭遇后,借病马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无辜生灵的同情。
《病马》是一首通过描写一匹病马的艰难处境,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忧虑的诗作。诗中,杜甫以“乘尔亦已久”开篇,表达了与病马之间的深厚感情,骑行的时间不仅是对马的依赖,也是对生活的无奈。接着,诗人通过“天寒关塞深”的描绘,渲染出环境的恶劣,进一步加深了病马的悲惨境遇。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两句则浓缩了马的衰老与无力,暗喻了诗人自身的无奈与悲哀。通过“毛骨岂殊众”,杜甫反思了个体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虽然这匹病马在外形上并不特别,但它的驯良与陪伴却让人倍感珍贵。最后两句“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则是对诗人深厚感情的总结,表达出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也能引发深切的共鸣和感慨。
整首诗情感细腻,反映了杜甫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的情怀。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病马的艰难处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关爱与对社会现实的深思。杜甫以病马作为象征,折射出人们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展现了他对生命深切的理解与尊重。
将《病马》与王维的《终南山》进行对比,虽然主题不同,但均体现出对生命的感悟与自然的眷恋。杜甫通过病马表达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而王维则通过山水反映内心的宁静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