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5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57:00
道逢北使题赠京邑亲知
作者:张九龄
征骖稍靡靡,去国方迟迟。
路绕南登岸,情摇北上旗。
故人怜别日,旅雁逐归时。
岁晏无芳草,将何寄所思。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离开故国时的惆怅与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征途的缓慢,离开故乡的心情沉重,路途弯曲,情感随着北方的风帆飘摇。故人对分别的怜惜,像旅雁在归时的渴望。岁末时节,已无芳草相伴,寄托思念的对象又将何处可寻呢?
作者介绍: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厚,号少穆,唐代著名政治家、诗人。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擅长五言绝句,作品常表现出对故国的思念和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张九龄出征途中,面对离乡背井的境遇,诗人通过描绘路途的艰辛和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深情与对友人的思念。
张九龄的《道逢北使题赠京邑亲知》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爱恋与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征骖稍靡靡",道出了旅途的艰辛与缓慢,仿佛是在说,离开故国的心情是如此沉重;"去国方迟迟"则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无奈与惆怅。
接下来的"路绕南登岸,情摇北上旗",描绘了旅途的曲折与思念的情感,诗人将情感寄托于北方的船帆,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故人对别离的怜惜,"故人怜别日",反映了友谊的深厚与珍贵;而"旅雁逐归时"则借用了自然的意象,让人感受到归乡的急切与渴望。
最后两句,"岁晏无芳草,将何寄所思",在岁末之际,诗人感受到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芳草已无,思念又将寄托于何处,给人以深刻的反思。整首诗构思精巧,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珍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强烈的乡愁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征骖稍靡靡”意指什么?
“情摇北上旗”中“情”指的是什么?
诗中“岁晏无芳草”表达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