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5:10
高墙天子气,夙昔著英风。
三诏人心系,两年王运终。
入闽怀远志,依郑弃前功。
纵有黄苏相,无如历数穷。
这首诗描绘了朝廷的威严和历史的沧桑。高墙之上,天子的气度非凡,早已成就了英明的声望。三次诏令,百姓的心思凝聚在一起,可是经过两年的统治,王朝的运势最终走到了尽头。进入福建,怀有远大的志向,却因依附于郑氏而抛弃了之前的功业。即便有黄、苏这样的贤才辅佐,也无奈于年岁渐渐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黄炳垕,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现实,探讨历史变迁,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重读行朝录感赋》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变迁的时期。诗人在反思历史时,感受到王朝的兴衰以及个人理想的无奈,正是这种历史感和现实感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
这首诗通过对高墙、天子、诏令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权力中心的威严与历史的变迁。开篇的“高墙天子气”即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皇权气息的空间,诗人用“夙昔著英风”来强调历史的辉煌和过去的荣耀。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王朝的运势却在短短两年内急转直下,反映出权力的无常和历史的无情。这一变化让人深切感受到政治的复杂与不可测。
进入福建的“怀远志”则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渴望与追求,但在“依郑弃前功”的句子中,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即使有黄、苏这样的历史人物作为支撑,最终仍然难以改变历史的轨迹,诗人感叹“历数穷”,表明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渺小。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历史沉重感,既有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围绕权力的无常、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冲突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诗中提到的“高墙”象征什么?
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入闽怀远志”中的“远志”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