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4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2:30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
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这首词表达了年轻时痛快饮酒的快乐,回想起在吴江醒来的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高大的树影上,十里之外的水面上弥漫着寒冷的烟雾。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一点木犀香气,也让人感到人间的芬芳如此浓郁。恐怕是秋天的风露,把这个世界都染得芬芳四溢了。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的词人、将领。他的词风豪放,常表达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责任。辛弃疾一生经历了多次战斗,他的词作多反映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创作于辛弃疾的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之时。词中通过回忆年轻时的饮酒畅快与自然的芬芳,反映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
这首词以轻快的笔调勾勒出少年时的豪情与自然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开篇的“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场景。通过月光、树影和水烟的描绘,辛弃疾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心灵的愉悦。
词中提到的“宫黄”与“芬芳”,则是对木犀香气的赞美,巧妙地将自然的芬芳与人间的美好连接起来,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最后一句“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气候变化,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升华到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整首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既有个人的情感体验,又透出一种对自然与生活的哲理思考,是辛弃疾词作中的一篇佳作。
整首诗在怀旧中流露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辛弃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青春时光的珍惜,表达了对人间芬芳的向往与感慨。
辛弃疾的“少年痛饮”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哀伤
B. 豪情
C. 忧虑
词中提到的“宫黄”指代什么?
A. 月光
B. 木犀香气
C. 树影
“染教世界都香”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生命的脆弱
B. 自然的美好
C. 人间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