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洞仙歌(所居丢山为仙人舞袖形)

《洞仙歌(所居丢山为仙人舞袖形)》

时间: 2025-04-29 10:31:52

诗句

婆娑欲舞,怪青山欢喜。

分得清溪半篙水。

记平沙鸥鹭,落日渔樵,湘江上,风景依然如此。

东篱多种菊,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

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

是则是、一般弄扁舟,争知道,他家有个西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31:52

原文展示

洞仙歌(所居丢山为仙人舞袖形)
作者:辛弃疾
婆娑欲舞,怪青山欢喜。
分得清溪半篙水。
记平沙鸥鹭,落日渔樵,
湘江上,风景依然如此。
东篱多种菊,
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
十里涨春波,
一棹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
是则是一般弄扁舟,
争知道,他家有个西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山水景致,青山在轻盈的舞动中显得格外欢喜,清澈的溪水轻轻荡漾。作者回忆起平沙上的鸥鹭、夕阳下的渔樵,湘江的风景依旧如昔。东篱种满了菊花,心中渴望学习陶渊明,但酒兴与诗情却各有不同。十里春波涌动,划着小船归来,仿佛只想做个五湖四海的范蠡。这样的日子,是否也只是那般轻舟一叶,谁又能知晓,他家里有位西子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婆娑:形容舞动的样子。
  • 清溪:清澈的小溪。
  • 平沙鸥鹭:平坦沙洲上的鸥鸟和鹭。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常用来指陶渊明的桃花源。
  • 渊明: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与诗人。
  • 范蠡:春秋时期的贤人,以商贾闻名,后来归隐。

典故解析

  •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田园诗著称,代表作有《桃花源记》。
  • 范蠡:春秋时期的越国人,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后来隐居于五湖,成为商业巨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其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洞仙歌》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辛弃疾生活的动荡年代,诗中流露出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的失望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洞仙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反思。开篇即以“婆娑欲舞”描绘出一种轻盈的意境,青山仿佛在欢快地舞动,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中描述了清溪的水,平沙的鸥鹭,以及落日渔樵的宁静,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自然画卷。

通过对陶渊明的提及,作者表达了自己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但又自觉与陶渊明有所不同,这种自我反思使得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最后,诗中提到的“西子”则是一种隐喻,象征着理想与美的追求,似乎在暗示即使在这样美好的自然中,个人的追求与渴望仍然难以实现。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理想、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而复杂,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个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婆娑欲舞,怪青山欢喜。”:青山如舞,似乎也因自然的美丽而感到欢愉。
  • “分得清溪半篙水。”:清溪的水流轻轻荡漾,描绘出自然的清澈与宁静。
  • “记平沙鸥鹭,落日渔樵,湘江上,风景依然如此。”:回忆起平沙上鸥鸟与落日下的渔樵,湘江的风景依旧美丽。
  • “东篱多种菊,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提到种菊的陶渊明,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自觉酒兴诗情与其不同。
  • “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描绘春水涌动,归舟的意象,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是则是一般弄扁舟,争知道,他家有个西子。”:最后提到西子,暗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婆娑”形容青山的舞动,生动形象。
  • 拟人:青山似乎有了情感,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 对仗:如“渔樵”对“鸥鹭”,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通过自然的美景映射出内心的情感冲突,体现出一种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
  • 清溪:代表纯净与宁静,流动的水象征时间的流逝。
  • 鸥鹭:象征自由与洒脱,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菊花:常用作隐逸生活的象征,代表高洁与淡泊。
  • 西子:象征理想与美,暗示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东篱”指的是哪个著名诗人?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2. 填空题:诗中“婆娑欲舞,怪青山欢喜”表现了对自然的__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西子”是指一位古代的美女。(对/错)

答案

  1. b) 陶渊明
  2. 喜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诗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比较。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辛弃疾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李白则更注重豪放与个性自由的表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诉衷情 句 其二十一 立春祀太乙 元日词其三·御阁 踏莎行·细草愁烟 连理枝 酒泉子·春色初来 端午词·御阁 雪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撮的成语 包含迷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包含魁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小明 河虾图 内开头的成语 雨集 比量齐观 贶饯 靖言庸回 过路财神 黍字旁的字 不知就里 黑字旁的字 休声美誉 两点水的字 菽水承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