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14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
(杜甫)
火旗还锦缆,白马出江城。
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
寒空巫峡曙,落日渭阳明。
留滞嗟衰疾,何时见息兵。
这首诗表达了对卿二翁的送别之情。在诗中,火旗和锦缆象征着军队凯旋归来,白马从江城出发。乐声响起,笳声嘹亮,送别的场景显得清冷而萧条。寒冷的天空中,巫峡的晨曦初现,落日的余晖照耀着渭阳。诗人感叹因战乱而滞留的痛苦,何时才能平息战争,看到安定的日子呢?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齐名,被誉为“诗圣”。他的诗大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关心百姓疾苦,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强烈的人文关怀。
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战乱频繁之时,诗人目睹了战斗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送别的情感和对战乱的无奈。首句“火旗还锦缆,白马出江城”,生动展现了军队的归来,带有一种喜庆的氛围。然而,紧接着“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乐声中夹杂着离别的清冷,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随着画面转向,诗人描绘了“寒空巫峡曙,落日渭阳明”,把视角扩大到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与对未来的希冀。
最后两句“留滞嗟衰疾,何时见息兵”,则是诗人内心的深切感叹,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无奈,情感愈加浓烈。这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了杜甫深沉的历史意识与人文关怀,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之作。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未来的希冀。
“火旗还锦缆”中的“火旗”象征什么?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何时见息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