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3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36:14
菩萨蛮
作者: 苏轼 〔宋代〕
买田阳羡吾将老。
从来只为溪山好。
来往一虚舟。
聊随物外游。
有书仍懒著。
水调歌归去。
筋力不辞诗。
要须风雨时。
我在阳羡买了田地,岁月渐渐老去。
我从来只是为了这溪水和山景而来。
我在一只空舟上来回漂泊,
随意地在这物外游玩。
有书却依然懒于去写,
听着水调歌声归去。
即使筋力不再,仍愿吟诗。
只要在风雨时节,更能显得情趣。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风豪放、清新,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苏轼的《菩萨蛮》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他晚年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开头提到“买田阳羡吾将老”,直白地表达了他在岁月的流逝中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这里的“阳羡”不仅是地名,更是他心灵的归宿,象征着对美好自然的珍视与追求。
诗中“溪山好”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体现了苏轼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他在“来往一虚舟”中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仿佛在说,生命如舟,随波逐流,随意而游。他的这种态度,正是对人生的一种豁达与超脱。
“有书仍懒著”则透露出他对世俗功利的淡漠,尽管有书可写,但他更愿意在美好的自然中流连忘返。此时的苏轼,已不再是那个拼搏于仕途的年轻人,而是一个追求内心宁静的智者。
最后一句“要须风雨时”又增添了一份深意,风雨时节的诗情画意让人更能体会生命的厚重与精彩。正是这些情感,构成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哲理思考,使得《菩萨蛮》成为了传世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豁达心态,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淡薄。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的“菩萨蛮”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买田阳羡吾将老”中的“阳羡”指的是:
在诗中,苏轼对书写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