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3:46
作者: 李益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天山雪融后,海风寒冷刺骨,我吹着横笛,觉得行路艰难。沙漠中的征战士兵有三十万,而此刻我回首,看到明月在空中照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征兵的艰辛与士兵思乡之情。以“天山雪后”和“海风寒”开篇,营造出冷酷的自然环境,暗示战争的艰难和士兵的困境。
作者介绍: 李益,唐代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他的诗歌常常描写征战、思乡、壮志等主题,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国家进行多次征战,士兵们远离故乡,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战争,这种背景使得诗人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士兵的艰辛与无奈。
《从军北征》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通过简练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孤独。诗的开头“天山雪后海风寒”以自然景象入手,描绘出冷酷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给人以压迫感。接下来的“横笛偏吹行路难”,则引入了音乐元素,横笛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清冷,增强了行路的艰难感。
第三句“碛里征人三十万”提到的三十万征人,展现了大规模的战争场景,士兵众多,却在冷风与沙漠中显得无助和孤独。这种对比强化了人们对战争无情的感慨,也暗示了士兵们在浩瀚沙漠中对生命的脆弱和对故乡的向往。
最后一句“一时回首月中看”,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思乡之情,月亮作为思乡的象征,给人一种柔和的情感反差,尽管身在战场,依然对故乡怀有深厚的情感,令人心生怜惜。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有对士兵心理的细腻刻画,充分展示了李益作为边塞诗人的独特视角和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士兵在恶劣环境中征战的艰辛,表现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士兵的思乡之情,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渴望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征人”指的是谁?
诗中的“横笛”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歌中提到的“三十万”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