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03
孟子自誇心不动,未试永嘉铁轮重。
弟兄六十老病馀,万里同遭海隅送。
长披羊裘类严子,罢食猪肝同闵仲。
大男留处事田亩,幼子随行躬釜瓮。
低眉语笑接邻父,弹指吁嗟到蛮洞。
茅茨一日敢忘葺,桑柘十年须勉种。
来时邂逅得相携,归去逡巡应复从。
莫惊忧患尔来同,久知出处平生共。
虽令子孙治家学,休炫文章供世用。
颍川筑室久未成,夜来忽作西湖梦。
孟子自夸内心保持平静,从未经历过永嘉的惨痛。弟兄们年过六十,身体多有病痛,万里之行也都在海角送别。长辈披着羊皮衣,像严子那样,吃着猪肝,和闵仲一样。大儿子留在家中务农,幼子跟随在旁,忙着做饭。低头微笑与邻居交谈,弹指叹息已至蛮洞。茅屋一日也不敢忘记修缮,桑树和柘树十年都需要努力去种植。来时偶然相逢得以相携,归去时转来转去应该再见面。莫要因忧虑和困难而不安,早已知晓我们的人生轨迹相同。虽然让子孙继承家业学问,别炫耀文章供世人使用。颍川的房子久未建成,昨夜忽然做了个西湖的梦。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明道,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洵、苏轼的弟弟,以其诗文、散文、词作闻名于世,风格温婉而深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辙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家族亲情的重视,传达出对艰难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表达了苏辙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家庭的深情眷恋。开头以孟子自夸心不动引入,既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淡定,也暗示出他经历的世事纷扰。诗中描绘了家庭成员的生活情景,尤其是年老的弟兄和幼小的孩子,展现出家庭的温暖与责任感。诗中交织着对生活艰辛的感叹和对未来的希望,既有对家庭传承的思考,也流露出对社会动荡的无奈。
在艺术表现上,苏辙采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羊裘”、“猪肝”、“釜瓮”等,既描绘了生活的具体细节,又传达了朴素的情感。诗的最后几句,提到对子孙的期望与教诲,表明了他对家族未来的关心与责任,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家庭生活的平凡与艰辛,传达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孟子”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家庭的责任
B. 内心的坚定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财富的追求
“茅茨一日敢忘葺”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忘记生活的烦恼
B. 对生活环境的关心
C. 对邻里关系的珍惜
D. 对未来的期待
苏辙的“长披羊裘类严子”中“严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一位仁人志士
C. 一种生活方式
D. 一种食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家族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而苏辙的《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则更加关注现实生活的细节和亲情的温暖,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