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5:22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
作者: 沈佺期 〔唐代〕
大君制六合,良佐参万机。
大业永开泰,臣道日光辉。
盐梅和鼎食,家声众所归。
汉章题楚剑,郑武袭缁衣。
理识当朝远,文华振古希。
风云神契合,舟楫道心微。
庙堂喜容与,时物递芳菲。
御柳垂仙掖,公槐覆礼闱。
昔陪鹓鹭后,今望鹍鹏飞。
徒御清风颂,巴歌聊自挥。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大业和贤良政治的颂扬。诗中提到,伟大的君主统治着整个天下,良好的辅佐者参与处理国家大事。国家的事业永远蓬勃发展,臣子的道德光辉日益显现。盐和梅的调和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家声受到大家的敬重。汉朝的诗章题刻在楚国的剑上,郑国的武士穿着黑色的衣服,体现出历史的延续与传承。诗中表现出理智与文化的珍贵,风云的变化与神灵的契合,舟楫则象征着通往内心的微妙之道。庙堂中欢欣容纳万物,时光的流转带来芳香的花朵。御苑的柳树垂下仙子的绿荫,公槐树则覆盖着礼仪的场所。曾经陪伴鹓鹭飞翔,今天则仰望鹍鹏展翅。最后以清风与巴歌自抒情怀。
作者介绍
沈佺期,唐代诗人,字子华,号铭轩。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五言、七言绝句,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及仕途感悟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历史背景为国家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意在借助对当时政治的赞美,表达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国家、政治和个人理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与思考。诗中借用历史典故与自然意象,表现出对贤良政治的向往和对个人价值的自我肯定。开篇提到“大君制六合”,引出国家的稳定与繁荣,接着“良佐参万机”强调了辅佐者的重要性,表明治理国家不仅依赖于君主,也需要贤臣的辅佐。
在诗中,盐梅的和谐象征着人们的美好生活,而“家声众所归”则强调了家族声誉的重要性,反映出社会对道德与品德的重视。历史典故的运用,使诗歌更具文化深度,汉章与楚剑的结合,郑武与缁衣的映衬,展现了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
整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的情感交融,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尤其是“昔陪鹓鹭后,今望鹍鹏飞”的对比,传达出诗人从追随理想的信念到追求更高境界的努力。最后几句以“徒御清风颂,巴歌聊自挥”结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轻松而洒脱,体现了高洁的情操与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国家的繁荣与个人理想的追求为主线,通过对贤良政治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政局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理想的坚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良佐”指的是:
A. 君主
B. 贤臣
C. 士兵
“昔陪鹓鹭后”中“鹓鹭”象征:
A. 高贵
B. 美好
C. 理想
诗的主旨是: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佺期与李白在风格上有所不同,沈佺期更注重对大业与政治的描绘,而李白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