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4:15
同李舍人冬日集安乐公主山池
作者: 沈佺期 〔唐代〕
尝闻天女贵,家即帝宫连。
亭插宜春果,山冲太液泉。
桥低乌鹊夜,台起凤凰年。
故事犹如此,新图更可怜。
紫岩妆阁透,青嶂妓楼悬。
峰夺香炉巧,池偷明镜圆。
梅花寒待雪,桂叶晚留烟。
兴尽方投辖,金声还复传。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安乐公主山池的赞美及其所蕴含的美好意象。诗中提到天女的贵族身份,暗示着公主的高贵与美丽。亭子上种着春天的果实,山间流淌着清泉,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面。桥低处停着乌鹊,夜色中显得格外宁静,台上则仿佛在迎接凤凰的到来,象征着吉祥和美好。虽然故事依旧如昔,但新的景象更加动人。紫色的山岩透出亭阁的美丽,青翠的山峰上悬挂着妓楼,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香炉峰巧妙地夺去香气,池塘如镜般清澈,仿佛在偷取明月的光辉。梅花在寒冷中等待着雪的到来,而桂树的叶子则在夕阳下袅袅升起烟雾。兴致已尽,最后放下手中的工具,金色的乐声再度回响。
沈佺期,字景仁,号云台,唐代中期的诗人,生于盛唐,擅长五言诗,作品多以山水田园诗为主,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此诗创作于冬日,诗人受邀到安乐公主的山池游玩,借景抒怀,展现友谊与自然之美。
这首诗以冬日的山池为背景,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诗中既有对公主生活环境的描绘,又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情感,表现出一种既欢快又略带感伤的情绪。前半部分通过描写亭台、泉水、乌鹊和凤凰,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后半部分则转向更为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全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尝闻天女贵,家即帝宫连。
亭插宜春果,山冲太液泉。
桥低乌鹊夜,台起凤凰年。
故事犹如此,新图更可怜。
紫岩妆阁透,青嶂妓楼悬。
峰夺香炉巧,池偷明镜圆。
梅花寒待雪,桂叶晚留烟。
兴尽方投辖,金声还复传。
这首诗以山池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体现了唐代文人的情怀。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沈佺期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桥低乌鹊夜”意指什么?
A. 昼夜交替
B. 宁静的夜晚
C. 乌鹊飞翔
D. 桥的高度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友谊的珍视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历史的感慨
D. 以上皆是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沈佺期的作品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王维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感悟与反思。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风格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