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03
登鹿门山怀古
作者:孟浩然 〔唐代〕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在清晨的兴致之下,我乘着小舟越过江岘。
沙洲上的鸟儿近在眼前,河岸的树木却显得遥不可辨。
渐渐地到达了鹿门山,山的轮廓在晨雾中显得苍翠而微弱。
山间的岩潭蜿蜒曲折,舟楫在水中屡次回转。
昔日听说庞德公曾在此采药,最终却未能归来。
金涧的水中有灵芝,石床上长满了苔藓。
我感慨往昔,追忆那些事迹。
隐居的踪迹如今依然存在,高风已然远去。
白云何时才能离去,丹桂却空自低垂。
探讨的意义无穷无尽,回船时夕阳已渐西沉。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生于襟江之地,长于山水之间。他以山水田园诗而闻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登鹿门山怀古》写于孟浩然游历鹿门山时,受古人庞德公采药的传说启发,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高洁品德的向往。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登鹿门山怀古》是一首将自然与历史结合的抒情诗,展现了孟浩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乘舟而行,感受到沙洲鸟鸣与岸边树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在进入鹿门山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的翠绿和水的曲折,表现出自然的美感与诗人的悠然自得。
中间部分通过庞德公的传说,引入古人的精神追求,表现了诗人对古人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一句,深刻表达了对高风亮节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尊重。
最后的几句,通过对白云、丹桂的描绘,表现了对自然的无限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历史人文的追溯,体现了孟浩然的诗歌艺术魅力。
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与理想失落的感慨,整体情感基调既有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选择题
《登鹿门山怀古》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孟浩然
D. 白居易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庞德公”因 ____ 而不再返回。
判断题
诗中“白云何时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