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26
岘山饯(赠)房琯崔宗之
作者:孟浩然 〔唐代〕
贵贱平生隔,轩车是日来。
青阳一觏止,云路豁然开。
祖道衣冠列,分亭驿骑催。
方期九日聚,还待二星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房琯、崔宗之分别时的心情。虽然贵贱之差使他们的生活有隔阂,但今天却能够相聚,感到格外珍贵。青阳(春天)一见面,就让人感到心情愉悦,前方的道路也显得开阔。祖辈的衣冠在这里排成一列,驿站的骑士催促着出发。希望能在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时再聚首,但还得等到二星(即二星节)再回来的时刻。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莼屋,襄阳人,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歌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情感真挚,风格清新,常常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朋友即将出发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惜与期待。正值重阳节的前夕,诗人希望与朋友再次相聚,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羁绊。
《岘山饯》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与朋友分别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诗的开头通过“贵贱平生隔”展现了社会地位的差异,但并不影响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反而让这次相聚显得更加珍贵。接着,诗人用“青阳一觏止”来传达相聚时的愉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友情的温暖和人情的真挚。
“云路豁然开”则是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描绘,象征着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感之路将更加宽广、顺畅。接下来的“祖道衣冠列”暗示着对传统和家族的尊重,而“分亭驿骑催”则让人感受到分别时的匆忙与不舍。最后的“方期九日聚,还待二星回”则是对重阳节再聚首的期待,体现出诗人对未来相聚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层次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生活场景的刻画,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珍贵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阳”指的是什么季节?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诗人期待在什么节日再次与朋友相聚?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D. 春节
诗中提到的“云路”象征什么?
A. 归途
B. 人生的旅程
C. 自然风光
D. 家庭团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友人》和孟浩然的《岘山饯》都表现了分别时的情感,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与壮志,孟浩然则更注重细腻与温情。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诗人个性和生活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