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05
岘山江岸曲,郢水郭门前。
自古登临处,非今独黯然。
亭楼明落照,井邑秀通川。
涧竹生幽兴,林风入管弦。
再飞鹏激水,一举鹤冲天。
伫立三荆使,看君驷马旋。
岘山的江边曲折延展,郢水在城门前流淌。
自古以来登高望远的地方,今天独自感到沉闷。
亭台楼阁在夕阳下显得明亮,井邑在河流中显得秀美。
山涧的竹子激发出幽静的兴致,林间的微风吹入乐器的音律。
又见飞鹏在水面上激起波浪,一跃而起的仙鹤直冲云天。
我伫立在这里,望着三荆的使者,看你乘着骏马旋转而去。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山水诗人,与王维齐名,擅长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透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创作于孟浩然送别友人萧员外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岘山送萧员外之荆州》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离别情感的佳作。全诗通过四季变换和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友情与人生的思考。开篇描绘了岘山的江岸与郢水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接着,诗人用“亭楼明落照”描绘了夕阳下的美景,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中“涧竹生幽兴,林风入管弦”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竹林的幽静与风的轻柔交织出一种诗意的氛围。最后几句通过鹏鸟与鹤的意象,象征着志向与追求,表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的追逐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山水诗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流露出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郢水”流经哪个地方?
A. 江岸
B. 郭门前
C. 亭楼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
A. 竹
B. 鹤
C. 以上皆是
《送元二使安西》与《岘山送萧员外之荆州》均为送别诗,前者更侧重于表达离别的伤感,后者则融合了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更为开阔的视野与情感深度。